又見古老的「夯土」造房子,投資者說出了真相


“這種打夯土造房子的方法,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鄉下都是這樣做的,見得多了。”一位退休的老人說。四周竹林茂盛,溪水清冽的山谷,幾位農民模樣的人正揮汗如雨地舉著棒子叫著號子,在牆基上添土打夯壘成一條寬厚一尺的土層。真是好奇了,這種打夯土壘房的古老辦法造房子怎麼又重出江湖?

“我們已經造出了幾棟這種原生態土木混合結構的民宿住房。”一位鄉村遊的投資者信心十足地說出了這種打夯壘房的真相。

在江西贛南許多正在建設中的鄉村遊景點上,一些悄然開發鄉村遊的投資者,發現打夯壘土造出來的土房冬暖夏涼這一古老建房秘密,是真正的環保房,可以最大限度地讓人居住與自然和諧相適應,可以打造獨特的與農耕文化配搭的環境,以此來感召遊客。

當地老表說,這種冬暖夏涼、南方山區因地制宜建成的土屋,不用空調,環保實用。

當一條整型的“夯土”土牆一層層剝脫出來,民工還要拿“牆板”在粗糙的土牆外面“補牆”打平壓實。 “夯土”就是用人工把土夯實。據悉,這種用黃土為主料,內摻和有沙子、生石灰、竹條等夯實形成的夯土層,有人說可以歷經上百年、上千年完好保存。

隨著鋼筋水泥結構房改變著人們的居住條件,這種原始的打夯土造房越來越少,這種古老的打夯造房傳統,這些年漸漸地已是幾經無人所用了。

民工拿“牆板”在粗糙的土牆外面“補牆”打平壓實。 “夯土”就是用人工把土夯實。據悉,這種用黃土為主料,內摻和有沙子、生石灰、竹條等夯實形成的夯土層可以歷經上百年、上千年完好保存。

這種沿襲古老中原漢人的建築工藝,是古人的智慧。把土堆積在一個木框內,用重量很大的夯具不斷砸壓木框內摻了沙石、拌了生石灰的黃土。邊上有人不斷地往內加土,等砸壓平整後,上面繼續堆積,並繼續砸壓成型,然後一層一層往上迭加,牆厚一尺,非常紮實。這種造出來土房一般可造二層至三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