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慢慢的不發朋友圈了

為什麼有些人慢慢的不發朋友圈了

成長就是,會將注意力從曬幸福曬經歷,變成自我消化幸福和消化經歷。

人生就是,會將外在的表露衝動,變為內在的前進動力。

曾經矯情的很,想到什麼就在朋友圈裡說什麼。那時朋友圈還沒有分組。

後來畢業了,工作了,認識好多人。微信人越來越多。

有一次項目成功,喝醉了,想起了大學愛過的姑娘,禁不住心裡難受,然後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朋友圈:“這幾年我得到的都是虛榮,得到的都是自我滿足,然而得不到的還是得不到,愛不動的還是愛不動,想不起的還是想不起,不敢嘗試的依舊不敢嘗試。電話,大海和我。”

然後手滑忘記了分組。

第二天早上,點開朋友圈,一堆小紅點,我知道出事了。點開來看,全是安慰的和猜測的。但我超級後悔,我朋友圈裡有各種各樣的人,我並不想把這麼真實的自己表露給所有人看。也不想讓更多人知道真實的自我。

其中有一個出去創業的前老闆,他留言說了一句:還好,你還不老。

我突然發現,有時候真實的自己很重要。但朋友圈的自己永遠不是最真實的。

有時候,人都是被這樣一個一個細節瞭解起來的,通過一個人的朋友圈,能夠猜測到一個人的狀態,工作,人生,經歷。然而,大部分人並不想把所有自我都曬給他人,他們只會曬出自己潛意識裡想曬的部分,因為這也是社交的一部分。只要涉及到了社交,人都會想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後來遇到事情,我知道,要找人溝通,有人理解你,足夠了。不期望所有的所謂朋友圈裡的朋友給你點贊。有時候,當我們外在表露的過多的時候,請走進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這是不是真實的自己。朋友圈潛移默化的改變了社會,也改變了人心。其實回想網絡時代的早些年,大家還是挺喜歡在社交媒體上po關於自己的事情的

前兩天偶然打開一個骨灰級社交軟件——人人網的時候發現,原來當初的自己會寫這麼多長篇大論的日誌,有這麼多的真情實感需要抒發。現在則彷彿是表達能力退化,只會在朋友圈發一些不痛不癢的內容,甚至是渴望自己從人們的視線裡消失

在互聯網剛剛出現、普及的那幾年裡,我們格外熱衷於自我表達,而現在很多人寧願對著屏幕發呆也無法訴說自己,好像任何話語都無處說起。是什麼使我們失去了表達?

我們覺得,有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1.當網絡從私密空間變成公共空間,我們更加註意自己說過的話

“自我表達”的意思不僅僅是“說話”。根據韋氏詞典的定義,它指的是“讓自己被看到或者聽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讓他人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特別是通過一些藝術性的手段,如寫作、繪畫等等。

自我表達往往是在我們認為是安全的情境下才會發生:當我們感到訴說的對象、所處的環境都是令人放心的時候,才更容易打開自己。初接觸網絡時之所以樂於表達,也正是因為那時的網絡還是一個匿名性、私密性很高的場所,我們能夠藉此逃離現實,安全地表達自己。

但變化已經悄悄發生:網絡從一個相對私密、封閉的空間,變成了比三次元世界更加開放、透明的公共空間。

如今的社交網絡,被一些學者比作英國哲學家傑里米·邊沁於1791年設計的“全景式監獄”。這個概念也因為福柯的《規訓與懲罰》一書廣為人知。“全景式監獄”是一座環形建築,中心有一座高塔,監獄的管理者只需待在高塔上便可以監視到所有囚室。在這種監獄中,犯人處於持續的、無時無刻被“監視”的狀態中,而不像以往的監獄那樣、只在出操、吃飯等特定的時間段裡被看到。

雖然邊沁的監獄在那個年代只停留在藍圖裡,它卻在互聯網時代變成了現實。

實名制代替了匿名性,身份信息在各個APP之間交錯鏈接,使我們每個人都好像活在一座圓形的監獄中,它甚至比在現實中能夠被觀看的監獄更加可怕。

研究者Danah Boyd(2007)將如今的社交網絡稱為“有介質的公共空間”,它與“無介質的公共空間”(現實中的公共空間)相比,擁有4種特性:

· 永久存在——你在15歲那年發過的感嘆,很有可能在30歲這年仍然存留在網絡上。我們都失去了“被遺忘的權利”。

· 可搜索性——只需輕輕敲擊幾下鍵盤,你就能完成對一個人的瞭解。

· 可複製性——定向發送的圖片、一對一的聊天記錄,也可以迅速地被複制粘貼,或者二次修改後傳播。

· 隱形觀眾——在現實的空間中,你至少能對於誰在觀看、聆聽你有所感知。而在網絡上,你永遠都想象不到有誰在暗中觀察你。

她認為,正是這些社交網絡所具有的獨特屬性,使得它已經成為比現實更開放和不安全的空間。一張圖片、一段文字可能帶來的風險,甚於一場幾百人規模的公開演講。

2.可以更方便地修改的“虛擬自我”讓真實自我無處安放

《群體性孤獨》的作者Sherry Turkle是另一個以“反社交網絡”著稱的學者。在她看來,社交網絡和一系列工具的發展,縱容了我們每個人的脆弱和退縮,使我們越來越遠離真實的人際關係。

現代化的工具為我們提供了安全的藏身之所,幫助我們避免“暴露弱點”。美圖軟件已經足夠發達且成為標配,你可以很方便地展現一個濾鏡下的“虛擬自我”;我們有充分的工具幫助,使我們在朋友圈裡展示出“別人喜歡看到”的樣子。

也許在塑造虛假自我的時候,人們可以收穫一些當下的快感。但這樣的快感和對真實自己的滿足感是截然不同的。

快感會在人們必須面對真實自我的時候消失殆盡。甚至會進一步提醒,他們的真實的自己有多讓令人失望。

Turkle的一個採訪對象提到,互聯網使得人們失去了“消極地做自己”的能力。所謂“消極地做自己”,就是不隱藏、不包裝,用一種真實的、不加編輯的狀態面對他人。因為人們長期作為社交網絡裡的人設存在,真實的自我無處安放,就會讓人的存在感降低。人們因此感到空虛——只有當真實的自我與他人發生鏈接,我們才會感到滿足。

當我們意識到社交網絡讓我們失去了“消極地做自己”的能力,越來越遠離真實的人際關係,在體驗過社交網絡給真實自我帶來的威脅後,我們開始重新與自我聯結,迴歸線下,給真實自我更多的生長空間。

3.碎片化的網絡生活割裂了表達的慾望

現代人推崇“多任務管理”。十幾年前的大學課堂裡,學生拿著紙質筆記本聽講;現在的課桌上則擺滿了筆記本電腦。一邊參加會議,一邊查收郵件、回覆工作信息也似乎成為司空見慣的行為,彷彿不這麼做反而是不夠高效的表現。

與此同時,無處不在的推送、彈窗,都有可能在任何時候將我們寶貴的注意力吸引走。比如,在我們寫作一篇文章或者編寫一份文案的過程中,也會不注意就被打斷創作思路,有時是突然彈出的微信消息,或者是查找資料的時候被其他的新聞吸引了注意。

注意力被切分地四分五裂,表達欲似乎也隨之被碎片化了。有時候忽然有想要表達的衝動,也會很快被八卦消息、微信彈窗、app推送打擾。等回過神來,剛剛想要表達的東西似乎已經消失了:情緒消失了,想寫下來的文字也已經忘了。

也許,失去網絡上的表達不失為一件好事情,我們可以有更多地空間探索真實的人際關係,體驗或紛擾或寧靜的線下生活。但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策略性地、適度地使用朋友圈,在某些時候能夠幫助我們給一些商業或職業夥伴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

對於如何在社交網絡上表達自我來說,

也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最重要的

這是一個事實。

因為我另一個微信加我的,基本上屬於不討厭我的,所以隨便發什麼,基本上可以得到回應,所以我願意把一些事情拿去跟那些喜歡我的至少是不討厭我的人分享。

誠如一些心理強大的答主所說,他不需要別人的點贊和評論,所以你發朋友圈。但是我不是那種人,有時候有了高興的事情,分享給喜歡的人以後,能得到他人的回應和支持,心裡的滿足感會更大,所以我一直是支持發朋友圈的。

我不是不發朋友圈了,

我只是不在以前那個圈子發朋友圈了,

大概我以後被新圈子討厭了,

我也不發了,

換個圈子,可能會發

也可能我的生活不需要他人的點贊和評論

從而不發,

這些未來的事兒沒人知道的,

我不敢保證。

人情蠻淡薄的,新鮮感也是很有限的,大家好好珍惜那份真摯的情感。

知乎上有個好友告訴我,“我們熟悉得太快了,我們不想跟彼此再分享有趣的事情的過程也更快”,想想真的還是挺悲涼的。

不發朋友圈的人並不一定是高冷或者是忙,

發朋友圈的人也不一定是炫耀或者是賦閒。

凡事不可一概而論。

不管發不發朋友圈,自己開心就好咯,管別人那麼多幹嘛啦。

朋友圈只是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但是並不是唯一的機會,這跟每個人的性格是有很大關係的,有些人不發朋友圈,但是會私信自己最好的朋友今天有什麼開心或者不開心的。

有的人一天發五條朋友圈,卻沒有一個真正可以聊天說話的人,我曾經有三個月,陷入了這個怪圈。

“雨傘弄丟在下雨天,

還沒回應手機也沒電”

沒有熱情回應的人際關係,壽命很有限.

祝好,祝開心.

馬克·鮑爾萊恩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這句話對於我們而言很重要,明白了它,可以替我們省下一大筆時間。

公司的設計說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失戀了,她連發了好幾條朋友圈,其中不乏情緒激動的長文。

第二天見面的時候設計看她狀態不太好,問她怎麼了。

她有些生氣地回應到,“你沒看我發的朋友圈嗎?”

設計被問得很尷尬,只好說自己晚上睡得比較早,沒有刷朋友圈。

生活中有很多人包袱太重,總感覺別人時刻關注著自己。

工作沒有做好,就擔心別人瞧不起自己;沒有談戀愛,就擔心別人說自己大齡青年;在路上摔了一跤,就覺得全世界都在看自己出糗。

其實根本沒有,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每個人都在經營著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根本無暇來顧及別人如何。

今山事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世間 ,本就是各人下雪 ,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人之所以不快樂,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過分高估了自己在別人眼中的份量,或者理解錯了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度。

村上春樹在《舞舞舞》裡寫道: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當你認識到自己發生的事與其他人無關,你不再需要旁人的認可來填補內心,當你終於學會沉默,你的成熟才剛剛開始。

身邊有一個朋友好像消失了,頭像很久沒有換過,朋友圈裡也一片空白。

要不是那天翻看好友列表,我都快要淡忘了她的存在。

前幾天我碰巧見到了她,妝容精緻,氣色很好,一看就知道過得不錯。

我說,你失蹤很久了啊,跑哪去了。

她笑著回答我,沒有呀,一直都在。只是現在不太玩社交軟件了,因為覺得沒有什麼值得告訴別人的事,別人也沒有什麼值得自己留意的事。

日子很簡單,自己舒服就好。

此時的她和一個頗有情調的男人結婚了,每日過著伺花逗貓的小日子。

如果有一天突然不發朋友圈了,一定是因為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有了訴說的對象。

我們很多時候會刻意展現自己99%的生活,卻疏忽了自己真正應該過好的1%的幸福。

其實用不著分享那麼多信息,因為絕大部分人根本不會留意和在意,真正在乎你的朋友,也從不會只在朋友圈關心你。

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看起來消失了一樣,不過多發言,也不過分傾訴。

他們躲到喧鬧的環境之外,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享受著平靜的時光,無言,卻內心豐盈。

之前網上有個故事很出名,說的是梁朝偉有時候覺得悶了,會臨時就決定去機場,隨便趕上哪班飛機就搭哪班機。

飛到紐約,就一個人去購購物,飛到倫敦,獨自蹲在廣場上喂一下午鴿子。

當晚再飛回香港,當沒事發生過。

在他身上,時間好像靜止了,這個喧鬧的世界與他無關。他只在意自己那1%的生活,其餘的99%,都與他無關。

生活,我自己喜歡就好。

在這個世界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在意別人的關注與評價,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求問心無愧。

章子怡就是這樣一個人,前段時間她在《演員的誕生》現場,對鄭爽頻繁笑場、咬嘴唇瞪眼的演技發火,就是因為她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原則,而不計較其餘的人怎麼看她。

早年出道,章子怡靠著《臥虎藏龍》裡的精彩表演走到大家的眼前,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詆譭與嫉妒。

她一度在媒體筆下被黑得體無完膚,但她絲毫不在意,只是一次又一次通過自己的表演打臉那些人。

有個記者曾問她,為什麼有一段時間你不再解釋了?她回答:解釋無用,我拿作品說話。

是這樣的,她是一個為演戲而存在的演員,這是她的1%。而其他的99%在她眼裡,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一個人成熟的關鍵是思考如何做好自己。

楊絳曾經說過:“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在這個無時無刻不在更新的世界裡,99%的事情都與我們無關。我們真正要過的,其實只是那1%的日子。

讓生活迴歸本質,放下雜亂。

學會做自己,取悅自己,這才是最好的生活。

我昨天發了一條微博。

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就是在這裡,每天溯完口不洗臉的往公司跑,每次領工資就是先交房租再去樓下喝碗雞湯,那時候還沒到夏天,我也堅持光著腿,早上總有呼啦啦的風在soho兩側吹過,我叼著煎餅果子擠電梯,回想起來,這裡是我在北京最開始的地方。

後來我離職,搬東西時也很害怕,一個人搬家是怎樣的體驗呢,其實也還好,搬家公司把我的東西從房間搬到新家,我環視落地窗和浴缸時,才一點點笑起來,我一直沒有長一張野心勃勃的臉,但我也想的,是往更好的生活奔去,未來會怎樣呢?我也不知道,應該會更好吧。

定位是望京soho。

發現的一個有趣的定論,是當我“已經過得有點兒不錯”的時候,可以輕輕鬆鬆說出來,我在多久前還叼著樓下的煎餅果子擠電梯,噢我還和大爺墨跡好久讓他給我多加點兒肉醬和土豆絲,然後翻一翻我自己的朋友圈,發現好多我上鎖的朋友圈都是我現在根本不會發出來的啊。

我也翻過我很好朋友的朋友圈,也是發現了這種道理——她刪掉或者上鎖的那些東西,是現在看來不會發出來的瞬間,而那個時刻,卻又如此渴望有人看到並關注。

我今天看到的另一個朋友圈,是一個很多人羨慕,漂亮,年輕,事業也蒸蒸日上的小女孩兒發自己還沒戀愛就失戀了,但她絮叨完自己的小心思後,不好意思地加上一句(用一條几分鐘後就刪除的朋友圈發洩一下)。

總有人戲稱朋友圈一到半夜就有人無病呻吟,其實倒不是那樣,白晝時刻光天化日下,我生生忍住的思念,壓抑的慾望都轉化成笑臉,但到了黑夜,大部分人都在睡眠的時刻,我還是想小心翼翼地說一些矯情的話,不為別的,不過是希望那個人能夠看見,能夠知道。而我沒有分組僅對他可見,也不過是覺得,啊,你也正好失眠呢,那就偷偷地,和你也分享一下,讓你瞥見一眼我和白晝展現出來的不一樣的心情。

我們在還很稚嫩的時候,沒有玩兒微信的時候,空間裡轉發的說說和自己發的說說,在十四五歲的年齡,可能最多的是“不要在十五歲時愛上一個人,因為那會是你一生最愛的人”或者“天涯海角唯望君安”以及“我不難過反正這世界上愛而不得的人那麼多”。

後來我們長大了,我們開始使用微信,朋友圈很好,即使沒有一個人點贊,都沒人知道,都可以假裝在底下評論一句,統一回復,我的balabala…

剛開始時,也會展露脆弱的一面,或者想發什麼發什麼。有什麼呢,吃的喝的看了電影心情不好,遲到了堵車了扣工資了,團建了加班了熬夜了,就是記錄自己的心情而已。

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發朋友圈是開始慢慢斟酌的,要不要分組,要不要發,要不要配圖,時至今日,我翻閱我認為的很成熟的朋友的朋友圈,展現出來的是略微刻意的快樂和抖機靈,展現出來的人格和平時的沉穩不太一樣,也不是那麼自然,但總的看下來,會覺得這個人生活是很有趣的。

而她半夜偶爾發完就刪的句子,都是放在微博上應該很多人轉,而發成動態略顯矯情的句子,她發給誰看呢,我也不知道,那個人能不能看到呢,我仍然不知道。我每次半夜發出來的東西,我自己都嫌矯情,不到幾分鐘就小心翼翼地刪除。後來我學乖了,我把歌往朋友圈分享,誰知道是哪句歌詞的意思戳中了我的心,或者說我希望它能戳中你的心。

“但漂亮笑下去,彷彿冬天飲雪水。”

展現出來的每一面,都是要漂亮的,營造出來的是一個小女孩兒,偶爾的內心酸澀矯情,就用來發微博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情話博主,而我另外一個誰也不知道的微博小號,全是毫無文采的粗俗語句,我分不清哪個才是真實的我,但我偶爾也會在兩種人格間切換,我喜歡熬夜,喜歡在熬夜時一遍一遍刷新朋友圈,那和白天的不一樣。

白天的她們,是一群上進的女孩子,分享自己的文章,分享自己的生活,展現工作的積極向上,偶爾有個姐姐秀恩愛,早高峰和晚高峰時經常有人抱怨堵車,和上司的聊天記錄,升職加薪的期盼,很少有人袒露的,是自己情感脆弱的那一面。

而半夜時,大家開始轉換另一個人格,那個每天發“點贊聊天”、“等我喜歡的人讚了這條朋友圈我再刪”、“點贊互撩”的小女孩兒,不是真的那麼寂寞缺男人,只是希望她喜歡的那個男孩子會主動一下,主動的來找她說說話。

那個往朋友圈轉發喜帖街這首歌的女孩子,我經常猜她究竟想表達的是“有感情就會一生一世嗎,又在惋惜有用嗎”還是“其實沒有一種安穩快樂,永遠也不差”。

還有一個男孩子,他曾經有一個只存在了不到一分鐘的朋友圈,大概意思是講他想寫的和他寫的東西不是一種,他想好好寫的東西不是市場火爆的這種,他很累,但得這麼過下去。

更多的是各種各樣的感情,我有幸窺見了一些沒有分組可見的稀罕,可能更多的,是被害羞地分組可見了。

而到最後最後,那個都不發朋友圈的人呢,恭喜啊,因為他有朋友,不那麼需要朋友圈。

怎麼講呢,那些上鎖的,刪掉的,還有分組可見的感情,那些可能不想被新的朋友知道的過往,聲嘶力竭不知道怎麼發洩的時刻,通通不再被別人看到,展露出來的,是全新的,希望眾人所知的你,不再脆弱和破碎的你。

我剛上大學的時候,第一次鼓起勇氣進入星巴克,在那之前我對這個高檔飲料的認知還存在於著名作家郭敬明老師的小說裡。我像一個剛進城的土鱉,驚歎那兒的人居然是橫著排隊的,驚歎那裡的人每個人都坐得筆直戴著耳機面無表情地盯著眼前的筆記本,驚歎服務員叫號時用好聽的聲音喊著“X先生您的飲料好了”,服務態度真對得起30塊錢。

為什麼有些人慢慢的不發朋友圈了

於是我舉著這杯高檔飲料拍了一張意境唯美的照片,還用了3個P圖軟件來修圖,發了一條朋友圈。

本意就是記錄一下我生活中的珍稀時刻,因為對那時的我來說,30塊的飲料是真貴,確實值得我發一條朋友圈。

後來,微博上突然冒出這樣一條調侃的段子。去星巴克不拍照,那就是白喝了。諷刺的就是去星巴克點一杯飲料拍九張自拍的土鱉。對啊,不就是幾十塊一杯飲料,至於拍照上傳朋友圈麼,這炫富的方式會不會有點LOW?

我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我默默地翻出了那條塵封的朋友圈,刪掉。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周圍掀起了一陣健身熱潮。朋友圈被健身的人刷屏,有的PO一張運動完大汗淋漓的自拍,有的PO今天跑的里程,有的PO人魚線馬甲線。我每次看到這樣的朋友圈都會獻上我的膝蓋和真誠的一個贊。

多麼正能量和勵志啊,於是我也辦了一張卡,買了一身裝備,加入了健身大軍。偶爾也會發幾條關於健身的朋友圈,有的是立個FLAG監督自己,例如今天一定要跑完幾公里。也有是堅持不下去了,抱怨一下健身的辛苦,朋友幾枚真誠的點贊或是鼓勵都讓我充滿勇氣。

再後來,又有諷刺健身的段子。辦完健身卡,發完朋友圈,卡里的錢也算是物盡其用了!健身就健身,好好說話咱能不發自拍麼?

我依舊覺得很有道理,於是默默翻出那些健身的朋友圈,刪掉。

再後來,有人吐槽看演唱會發小視頻的人很LOW,發剪刀手自拍的人很LOW,秀恩愛的人很LOW,出去吃飯PO美食的人很LOW……我總算明白了,在那群人眼裡,就沒有什麼是不LOW的,只要有一顆充滿戾氣的心,沒有什麼是編不出段子來吐槽的。

更可笑的是,越來越多人被這些所謂段子所影響,發的朋友圈越來越畏首畏尾,我一個室友有一天化了一個很美的妝,自拍了好久。終於挑到一張滿意的自拍,發了朋友圈,我刷到以後點了個贊。過了兩分鐘再看,已經被刪了。我很不解地問為什麼,她苦笑著說,發自拍太LOW了。

這時候,大家的朋友圈,好像都不是用來記錄日常的工具了。我居然有點懷念那時候的QQ空間,我每天轉那些腦殘的說說也沒人抨擊,發那些無病呻吟的文章也可以理直氣壯。

雖然那時的說說所記錄的,在別人眼裡都是不痛不癢的瑣事,可若干年後再看,那可是我獨一無二的非主流青春啊。雖然二逼,但是真實。

現在朋友圈似乎成為論定一個人逼格高低的工具。我們的朋友圈對別人展示的是,經過我們精心包裝的,搭著虛空架子的我們的人生。我們恥於跟別人分享瑣事,不去三上吃料理都不好意思發美食,旅遊不出國都不值得發朋友圈。

似乎這樣,你的逼格會有質的飛躍,你就可以跟那些所謂的LOW逼徹底區分開。

可能看到你朋友圈的是誰,大多數都是對你有一定了解的親人、朋友、同學,他們會因為你偶爾PO的兩三隻口紅就會跪舔喊你白富美?並不會啊,他們看到這條朋友圈只會跟身邊的人說,這二貨這個月又要吃土了。

除了在乎別人的眼光,你刪朋友圈還有一個原因,是恥於面對過去有點LOW的自己。現在我是可以坦然消費一杯星巴克,但這不代表過去那個喝咖啡也要發朋友圈的我需要被否定。每個人都是在不斷地成長的過程,承認過去的自己蠢或者土,並不可恥。一心想跟過去那個有點LOW的自己劃清界限的,才虛榮得有點兒可恥。

所以發自己的自拍,讓別人去膈應吧。就算看到的人會翻白眼說這醜逼也好意思發自拍,那又怎樣,老孃就覺得此刻的我美翻了,不發一張自拍記錄一下以後老了多後悔啊。什麼?看著很煩,朋友圈還有個功能叫屏蔽。

當然感同身受一下,我們希望別人不要對自己的自拍指手畫腳,同樣也不要輕易給別人貼標籤。秀個孩子,好看點個贊不好看劃過就是了,以後你也可能抱著你皺巴巴的親兒子恨不得一天來九張;出去玩刷個屏,也不是炫富吧?也許人家存了一年的錢終於可以去國外自由行了,回個“好羨慕啊風景真美”,也不是很難,對吧?

我一直覺得朋友圈點贊是最最廉價的社交工具了,點個贊又不花錢也不費事,還能滿足朋友的期待,這麼便宜的事兒為啥不做。

最後,吐槽朋友圈並不能為你自己帶來絲毫的提升,怎麼罵十句LOW逼你逼格就能翻翻了?並不能啊。所以真誠地建議,希望做個柔和少點戾氣的人,不指手畫腳別人的人生,是最好的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