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王洛賓1913年12月28日生於北京,是中國最富盛名的人民音樂家,他一生蒐集、整理、創作歌曲1000多首,有著“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稱,著有《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的姑娘》等名曲,後人對他的評價十分高: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傳唱著王洛賓的西部情歌。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三毛,臺灣著名女作家,1943年3月26日生於重慶,後跟隨父母遷居臺灣,一生熱愛自由流浪,曾走過世界多個角落,著有《哭泣的駱駝》、《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等文學作品。

三毛一生可謂坎坷到極點,她年輕時曾有一個相互深愛的男友,然而就在兩人準備步入婚姻殿堂的前夕,男友卻突然猝死。三毛傷心欲絕,為了逃避傷心地再次遠走西班牙。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在西班牙三毛重逢小自己六歲的荷蘭男孩荷西,荷西用無限深情去修復了三毛那顆破碎的心,隨後兩人結為夫妻。在兩人相守期間,三毛寫出了大量傳世名作,比如《哭泣的駱駝》、《撒哈拉的故事》等。可惜好景不長,在他們婚後的第6年,1979年9月30日荷西溺水而亡。38歲的三毛不願在舊地觸景傷情,只得重回臺灣。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1989年,作家夏婕在新疆訪問王洛賓後,發表了三篇《王洛賓老人的故事》,文章較為詳細的記載了王洛賓極為坎坷、飽經磨難一生:曾因人陷害誣告,先後入獄兩次,共長達18年。年近不惑,妻子病逝,他孤身一人守在新疆,輾轉各地,採集民間歌謠。每到黃昏,他就邊看夕陽西下邊彈琴歌唱,訴說著對妻子的思念,控訴著命運的不公。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三毛看了極為感動,她從小視王洛賓為偶像,還特別喜歡他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歌曾經激起三毛對流浪遠方的無限神往。很快三毛就向夏婕索要了王洛賓在新疆的住址,表示自己一定要去新疆安慰下這個可憐的老人家。

三毛的性子說一不二,1990年她帶上幾件簡單的衣物就前往烏魯木齊,並很快找到了王洛賓。這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這一年三毛47歲,王洛賓77歲!《神鵰大俠》裡面曾經說到,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想必三毛與王洛賓這一見也是劫難一場!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三毛披著一頭長髮,風塵僕僕的敲開王洛賓家中那扇簡陋的門!門開了,三毛終於見到了她心目中的偶像--王洛賓,這位老人家跟自己想象的樣子有點不一樣,他看上去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麼老嘛!三毛很高興的大聲自我介紹:“我叫三毛!是專程從臺灣飛來這裡找您的!“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對於三毛這個名字王洛賓卻是不太熟悉,只知道她是個作家。王洛賓覺得眼前這個長髮披肩的女子有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其中迸發出孩童一樣熱切天真的光芒。日後王洛賓在自己的作品中是這樣的形容三毛:“是誰在敲門,聲音那樣輕,像是怕驚動主人。打開房門頓吃一驚,原來是一位女牛仔。模樣真迷人——鑲金邊的腰帶,大方格的長裙,頭上裹著一塊大花巾,只露著滴溜溜的一雙大眼睛......”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王洛賓趕緊把遠道而來的三毛迎到屋內!兩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他們聊了許多,關於音樂文學還有人生等!最後三毛給王洛賓演唱了自己的《橄欖樹》,王洛賓認真的聽著!從三毛的歌聲中,王洛賓彷彿看到了一隻嚮往自由的鳥兒在天空上歡快飛向那棵巨大的橄欖樹!

作為回禮,王洛賓也給三毛唱了自己以前在獄中所寫的歌曲《高高的白楊》,當三毛聽到“孤墳上鋪滿了丁香,我的鬍鬚鋪滿了胸膛”這句歌詞時,感性的她忍不住哭泣起來,三毛當然知道這首歌的背後故事:一個維吾爾青年在結婚前夜被捕入獄,擔憂成疾的未婚妻不久便死去,青年為了紀念愛人蓄起了鬍鬚,當未婚妻的墳上開滿丁香花的時候,青年也已經變成了一個鬍子長到胸前的老人。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兩人一聊就到了深夜,最後三毛依依不捨的回到旅館,她對王洛賓大有一種相逢恨晚的感覺!王洛賓又何曾不是,第二天他等不及三毛的來訪,就主動跑去找她!他到了旅館說自己要找從臺灣來的三毛!這下整個旅館都轟動了,原來三毛一直都小心的隱藏著自己的行蹤,這下好了!所有的人都知道臺灣名作家三毛住在這裡。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拿著三毛的書籍前來找她簽名!這時王洛賓才知道三毛原來是這麼的有名!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三毛回到臺北後,將自己在烏魯木齊對王洛賓的採訪整理成《中國“西北民歌之父”王洛賓一鞭鍾情》《在那遙遠的地方找到了原作者》兩篇文章,分別在臺灣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上發表。兩文一出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得王洛賓名聲大噪,這巨大社會效應連三毛自己也沒有想到。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三毛趕緊寫信給王洛賓道喜,王洛賓也對三毛表示了深深的謝意。兩人從此展開了頻繁的書信往來,慢慢的三毛對王洛賓開始心懷別樣情愫,她從一開始對王洛賓的稱呼由“親愛的王洛賓先生”變成了“親愛的”,各種熱情直白的曖昧文字也開始頻頻的出現在她寫給王洛賓的信中。

王洛賓又不是十幾歲的少年,他怎麼會不懂三毛那炙熱又直白的文字意思,只是他有顧慮,他害怕世俗的眼光和對子女顧忌,於是他開始刻意慢慢的減少給三毛的回信!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這下三毛急了,趕緊發來電報說自己要來烏魯木齊找他!王洛賓接到電報又驚又喜,他特意為三毛選購了一張當時最流行的單人席夢思床、一張書桌、一盞檯燈和一套新被褥。在王洛賓看來這就是對忘年交好友的最誠意回饋!但是他沒有想到,這卻讓三毛後面會錯意了!

三毛穿著從尼泊爾買回來的具有濃郁藏族風情的裙裝,她故意打扮成《在那遙遠的地方》中美麗的卓瑪形象,她的目是為了喚起深埋心底的王洛賓遙遠記憶。果然當王洛賓前來接機時看到三毛眼睛一亮,內心泛起不小的漣漪!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三毛看到王洛賓為她添置的傢俱被子滿心歡心,她以為他默許了自己。在王洛賓家中居住期間,三毛像女主人一樣與王洛賓各騎一輛自行車外出探親訪友、上街買菜、回家做飯,閒暇時兩人聊天談心、彈琴唱歌、寫文填詞,好不快活。當地媒體知道三毛空降烏魯木齊後,大批記者湧來王洛賓家中準備採訪三毛!按照三毛的性子,她大可以像以前一樣婉拒謝絕的,但是作為主人家的王洛賓礙於情面,勸說她接受記者採訪。三毛不忍心王洛賓為難,只得勉強同意了!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兩人親密的關係間開始出現了小小的裂縫,三毛喜歡安靜獨處,而王洛賓卻喜歡交友熱鬧,粗心的王洛賓並沒有察覺到三毛的情緒變化!在王家住了一段時間後,王洛賓始終沒有什麼表示,按捺不住的三毛只好摒棄女孩子的矜持,鄭重其事的告訴王洛賓,自己不打算走了!王洛賓當然明白這話什麼意思,他內心雖然也是喜歡三毛,可畢竟他年事已高,還有出於對社會輿論、子女顧忌及其他因素的考慮,他根本貿然接受三毛的示好,他不是不愛,只是不敢,他只能選擇沉默搖頭嘆息。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這使得三毛傷心不已,不久後她便收拾東西準備回臺北。王洛賓在送她登機的路上默默無言,其實三毛多希望他能開口挽留自己,可惜王洛賓什麼也沒有說!1991年1月5日,與王洛賓分別後的第121天,飽受事業、愛情與疾病三重摺磨困擾的三毛,給王洛賓寫了最後的一封信,其中一句寫道:我走了,祝願未來的日子平靜,快樂!三毛寫完信便在臺北榮民總醫院用自己的絲襪掛在輸液架上自縊身亡,英年48歲。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遠在烏魯木齊的王洛賓收到三毛的信時她早已去世多日了。王洛賓看著三毛給他的信不禁掩面痛哭。他曾以為自己的拒絕是最正確的做法,殊不知卻將惺惺相惜的兩個人推至天人永隔的兩端,他就連一句道別的話都未曾講過。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張小嫻曾經說過,“在未可預知的重逢裡,我們以為總會重逢,總會有緣再會,總以為有機會說一聲對不起,卻從沒想過每一次揮手道別,都可能是訣別。每一聲嘆息,都可能是人間最後的一聲嘆息。”

此時的王洛賓再也無法隱藏著內心對三毛的愛意,他深情地為她寫下了這樣的一首情歌:

《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

且莫對我責怪

為把遺憾贖回來

我也去等待

每當月圓時

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

你永遠不再來

我永遠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愛!

77歲王洛賓拒絕三毛表白,卻在她死後寫歌示愛,網友:一場劫難

可惜,這份遲來的愛之告白,情深似海的呼喚,三毛永遠再也聽不到了......

五年後,即1996年,83歲的王洛賓因患癌溘然長逝。一個寫過無數經典歌曲的西北歌王,一個走遍萬水千山的奇情女子,他們的這份曠世之戀終於煙消雲散,往事不再。後人只能從他們的舊作中追憶兩人的滴滴點點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