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網際網路,中國製造的真正出路?

經濟學家郎鹹平教授指出,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和基礎,如果一個國家制造業崩潰了,那麼這個國家將永遠喪失創造財富的機會。

但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突然發現如今國內的製造業卻越來越難做,那麼對於這些製造業來說,在如今的時代下他們的出路又在何處?今天我們將在這篇文章裡詳細介紹道。

工業互聯網,中國製造的真正出路?

製造業受限於人

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捱打。

因為一些國外廠商憑藉其全球品牌影響力、進入中國較早,搶佔了市場先機,把握市場利益鏈,加之國內企業缺乏自主研發的新型產品,進而形成了目前的市場壟斷局面——在當今的中國製造業市場,大到我國龐大的工業基礎設施如城市地鐵、電力電網、機場港口、排水供氣等,小到我們生活周邊的基礎設施如手機、電腦、汽車、數碼相機等所需的成套工控系統及網絡設備仍然被國外產品所壟斷。因而在製造業失去先機的國內製造商,體驗到了一把時機落後的痛楚。

除此之外,雖然我們都知道丟了先機的中國的製造業渴望轉型,而且正在迎來一個關鍵時刻。但我們所面臨的卻是過去幾十年里歐美負債消費,中國加工製造,資源國家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的國際製造貿易循環鏈條正在斷裂——

發達國家重拾製造業動能,資源國家開始創新創造製造業動能,中國製造面臨的世界大環境產生了變化。

而且偏偏此時,國內勞動力價格增長土地升值人民幣雖然當下開始進入貶值通道,但貶值未到出清點等等重壓重疊相加,給中國製造業帶來了更多的陰霾。

工業互聯網,中國製造的真正出路?


如何破局?

面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和不確定的世界政治經濟環境,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思考,該如何把握市場核心競爭力,將“中國製造”、“中國創造”打造成為獨一無二的品牌標籤,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建設經濟強國。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通過積極扶持該領域中具有自主可控產品和技術研發實力的創新型民族企業,持續的供給側改革和技術創新,轉換經濟增長方式以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進一步的對外開放提升競爭力,成為大多數人認可的製造業轉型關鍵。

如何積極扶持創新型民族企業又引起大家的深思。

我們都知道在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新型感知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製造業正發生著巨大轉變,先進製造技術正在向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智能製造已經成為下一代製造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那麼下一代製造業由互聯網公司引領?

不得不說,這是極為可能的。伴隨著在傳統工業行業整體下滑的同時,一些高新技術製造業和轉型升級成功的行業為工業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各個行業與互聯網接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

對於製造業來說,未來的變革不是今天簡單意義的製造,而是以創新為基礎的創造,是智慧的製造。智慧製造和傳統意義的製造最大區別就是大數據,因此中國互聯網+所帶來的工業互聯網會逐漸成為下一個創業、創新的熱點領域

舉個例子

去年京東曾提出打造“互聯網採購供應鏈”新標準。而近日,京東首頁上線了“工業品”一級頻道,為傳統的工業品帶來全新的電商模式,並將其引向以智能技術、大數據驅動及更注重客戶體驗的新型工業品銷售路徑。


工業互聯網,中國製造的真正出路?

進入京東官網,首頁左下角


全新的工業“互聯網採購供應鏈”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站式採購、高效供應鏈所帶來的高效執行力,同時還有廠家的品質保證、京東的品控管理嚴格篩選知名品牌供應,打破層層分銷體系,重塑市場價值鏈,

最大化生產廠商與最終企業利益,推動工業品市場良性發展。此外,還可以第一時間反饋市場大數據,指導上游工業品研發與生產。更為重要的是,以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通過技術為工業品行業帶來的改變,也正是工業企業致力探索的工業互聯網化的轉型方向。

工業互聯網,中國製造的真正出路?

三一重工京東旗艦店

而隨著工業品上線京東首頁,讓製造業產品也將有更多的展示機會。各品牌企業作為商家給京東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進一步培育行業用戶線上購機的習慣,以京東線上平臺為基礎,更深入地進行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所面對的不僅僅是國內的企業購買方,更有個人購買方以及國外購買方,

彌補在工業方面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在競爭中的短板

我們的發展強國之路不能依附於他人,不僅需要掌握核心科技實力,更需要讓核心科技實力展現出來,讓國內外的購買方看到國內產品的優勢。

本土製造業可以通過與互聯網平臺的創新合作與探索,借用互聯網平臺自身在技術、供應鏈、商品和金融方面的優勢,為更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採購供應鏈升級服務,以此突破困局,穩固經濟發展的基礎並激發其潛力實現製造業的轉型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