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晚上沒電會不會無聊?錯,和古人比如今人們的夜生活弱爆了

現代的世界是一個燦爛多彩的世界,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中有酒吧、網吧、舞廳、咖啡廳等等。人們的夜生活極為豐富有趣。但我們不禁要想一下,在古代沒有電,沒有電器,更不要說什麼酒吧,咖啡廳、舞廳之類。那麼古人是怎樣度過自己的夜生活呢?大家都知道,古代是一個等級森嚴,貧富差距極大的社會。而對於廣大的農民來說幾乎沒有夜生活,古代的農民大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般當農夫們回到家中後,還要對農作物進行一些簡單的加工或者是為明天的勞作做好準備工作。要是將這些準備工作都做完後,古人們便有時會乘涼歇息,並給小孩講講故事。因為當時的油燈算是比較奢侈的了,所以普通家的老百姓自然點不起了,所以大多數的百姓們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後,都會在自家自娛自樂了,比如逗逗小孩或者是拉拉家常,但若是在較為開放的朝代,遇見一些慶典節日時,還是可以上街走走看看,如此消遣方式還是比較愜意的。

古代沒有電,可是隻是用於照明來說,到了夜晚,影影綽綽的燭光遠比如今的路燈來的浪漫。古人的夜生活基本上都和酒有關,“東風夜放花千樹……一夜魚龍舞”。還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仙李白也是夜生活的愛好者。單純喝酒的話有特定的酒肆,就和如今的夜宵地攤一樣。大家舉杯把盞,三兩好友一起吟詩作賦。直到夜半時分宵禁落鎖才各回各家,唐朝時每逢節假日,街市上整夜燈火通明,夜不閉戶。古代夜生活的主要去處還有妓坊,愛好藝術和音樂,或者尋覓知己紅顏的,都會夜間來此,幾乎每朝每代都會有那麼幾個聲名遠播的女子,技藝精湛,才貌雙全。

無論是上面的讀書、喝酒、會基友,聽曲、閨愁逛青樓,抑或搗衣裳。不得不說,這所有事情,發生在古人身上,最終都深深地烙印了一份詩意在其中。寫詩,無疑是古人夜晚最有意義的夜生活,沒有之一。喜歡音樂,聽歌、看舞是古人的家常便飯。白居易晚上乘船,路遇琵琶女,聽小曲聽出知音之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琵琶行》。杜牧在揚州一夢十年,晚上二十四橋賞月,聽小姑娘吹簫,還寫下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古人晚上沒電會不會無聊?錯,和古人比如今人們的夜生活弱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