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舉措」讓脫貧攻堅司法 保障工作有聲有色

“這也太方便了,我在會寧就可以向市檢察院反映我的事兒,省了我來回400多公里的路程啊!”這句話是來自會寧縣一位困貧群眾通過遠程視頻信訪後的心聲。白銀市檢察機關通過成立12309檢察服務中心,為困難群眾開闢了綠色通道,提供了便民利民的平臺。

今年以來,白銀市檢察機關根據省、市院部署,通過“打擊、維護、保障、宣傳”四項舉措,全面發揮檢察機關在脫貧攻堅領域司法保障方面的積極作用。

突出重點,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大局,突出重點,依法嚴厲打擊危害農村穩定、破壞生產和侵害農民利益的各類犯罪活動,加大對危害脫貧攻堅的職務犯罪案件懲治力度。今年以來,全市共受理危害農村穩定的犯罪案件12件16人,其中提起公訴5件9人。共受理脫貧攻堅領域職務犯罪案件8件32人,其中提起公訴1件1人,向監察委移送職務犯罪案件線索1件1人。會寧縣院對王某拖欠3名農民工工資共計57080元的案件重點關注,在審查起訴階段責令其支付拖欠工資,王某在提起公訴前將所有拖欠工資付清,有效保障了貧困地區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

重點關注,全力維護合法權益。充分履行檢察職能,瞄準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殘疾人四類特殊群體,全力維護受害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共辦理侵害貧困地區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案件7件7人;為需要法律援助的15名困難當事人指派了援助律師;成立了12309檢察服務中心,為涉檢上訪的貧困群眾開通綠色通道,全市共接待貧困群眾223人次;向7名受害困難群眾發放司法救助資金共計20.3萬元;落實“控輟保學行動”,2名輟學兒童正常上學;白銀區院針對一起未成年受害人家庭生活困難,其母親缺乏謀生技能的情況,通過聯繫當地民政部門、公益組織,申請司法救助金等渠道,為受害人家庭籌集到18800元的救助資金,切實緩解了受害人家庭的燃眉之急。

狠抓監督,深化司法保障。充分發揮刑事立案監督、審判監督、民事行政訴訟監督職能,加大對脫貧攻堅領域犯罪案件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力度,為貧困群眾提供優質司法保障。今年以來,通過羈押必要性審查,變更強制措施2件2人,對專項案件涉及的10名在押人員建立了專門的管理並對其開展了幫教措施。景泰縣院在辦理屬於精準扶貧戶且智力二級殘疾的田某入室盜竊案時,堅持“少捕慎訴少監禁”的司法理念,在田某的家人積極賠償受害人損失並取得受害人諒解的前提下,對罪行輕微的田某做出了不起訴決定便於其迴歸社會。

多元宣傳,化解矛盾糾紛。針對留守兒童自我防護能力弱的特點,通過開展法治進校園、關愛女童法律服務等活動,結合實際案例進行釋法說理,幫助留守兒童塑造自信、自強、自立的健全人格,增強自我保護、防範不法侵害的能力。針對農村貧困群眾文化水平低,法律知識欠缺,維權意識不強的實際情況,通過送法下鄉、法律諮詢等活動,巧妙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案例,“接地氣”的回答群眾提出的法律問題,引導困難群眾依法合理表達訴求,化解矛盾糾紛,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今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向貧困村鎮集中開展法制宣講98場次,法治進校園宣講53場次,發佈典型案例1件,協調處理當地群眾矛盾糾紛4件次;創新普法宣傳模式,通過“兩微一端”等新媒體發佈普法信息1200餘條。景泰縣草窩灘鄉鎮檢察室協調處理了一起因430多畝假枸杞樹苗引發的群體矛盾,通過積極溝通協商,解決了115戶農民的賠償問題,挽回農民損失516180元,成功維護了地區的穩定,保障了群眾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