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採用對象存儲的四大原因

對許多組織來說,tb級數據存儲的時代正在迅速成為歷史。現在,許多企業正在管理pb級的數據,以提供從媒體流到文件備份的大量數據密集型服務。對這些服務需求的增加使對象存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企業採用對象存儲的四大原因

隨著Netflix、YouTube等服務以非結構化數據的形式向越來越多的用戶提供更大容量的內容,它們需要能夠提供無限存儲靈活性的解決方案。提供固定存儲容量的傳統存儲解決方案在數據庫管理等特定任務中工作得很好,但對於存儲需求較少的企業來說,它們可能不夠。

相反,on-premises對象存儲避免了傳統的文件系統層次結構,而是支持簡單的平面存儲結構,具有更大的可伸縮性。通過對象存儲,企業可以將其數據存儲需求擴展到pb級或更高級別。

對象存儲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在過去幾年中,它迅速成熟,不再僅僅是另一個協議存儲解決方案。對象存儲已經成為許多人認為是現代存儲平臺(如負載平衡、地理複製和多租戶)基石的特性的試驗場。實際上,它已經發展到可以將其看作是組織管理跨高度分佈式環境的大型工作負載的主要存儲平臺的程度。

下面是為什麼對象存儲成為許多企業不可或缺的資產的幾個原因。

理由1:為了錢花了很多錢

組織產生的數據可能比五六年前多得多,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的存儲預算增加了。雖然數據可能是無限的,但資金卻是有限的,因此企業需要找到有效提高存儲能力的方法。

傳統的存儲解決方案通常要求組織同時購買硬件和軟件技術,通常在一個垂直集成的專有單元中。雖然對象存儲也需要硬件,但它們往往運行在較便宜的行業標準服務器、存儲陣列和磁盤上。此外,對象存儲系統可以在小單元內彈性地上下伸縮,這意味著用戶只需要購買當時實際需要的東西;其餘部分可以根據業務需要通過一系列投資逐步增加。與許多設備不同的是,硬件的生命週期並不有限,用戶需要同時升級計算和存儲。

原因之二:改進的數據訪問,隨時隨地

隨著企業在地理上更加分散,它們通常需要能夠向不同位置的員工提供快速、方便地訪問相同數據的功能。傳統的存儲方法通常一次只能訪問一個人;如果其他人想要相同的信息,她可能不得不等待她的同事複製、粘貼併發送給她。這種低效的過程可能會阻礙生產力。

相比之下,對象存儲平臺的設計方式可以使它們具有本質上的可訪問性,併成為諸如地理複製之類高級特性的門戶。一些對象存儲產品甚至允許從多個位置同時訪問同一數據池。這種能力可能非常有益,特別是對於分佈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公司。例如,電影製片廠地區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可以與他們在洛杉磯的同事獲得相同的數據,而在紐約辦事處工作的人不必等著從東京總部獲得信息。

隨著企業的持續增長,它們將期望對象存儲平臺保持數據的同步、複製和容易訪問。因此,提供不受限制的數據訪問的能力是一個關鍵特性,在可預見的將來,它應該繼續推動對象存儲作為首選存儲方法。

原因之三:混合雲和容器的存儲能力更強

對象存儲一直是雲中應用程序的實際存儲機制,其固有的靈活性使其非常適合於公共或私有云環境——或兩者的任何組合。例如,組織可能希望向其僱員提供對駐留在公共雲上的數據的訪問,但也允許他們在保持相同的一致性、可靠性和訪問級別的同時,將這些數據帶到本地。對象存儲通過在各種混合雲環境中一致地工作,為它們提供了這個選項。

對象存儲還可以用於提供永久和持久存儲,這在在容器中部署應用程序時非常重要。容器是無狀態的,這可能使容器中的數據存儲成為傳統存儲方法無法很好地應對的挑戰。現代的容器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將數據存儲在彈性對象存儲平臺(如Ceph)中來避免這種挑戰,從而使數據在整個操作生命週期中始終可用。

此外,在對象存儲平臺中存儲數據的應用程序使操作人員能夠根據需要創建和銷燬容器,在不擔心數據可用性的情況下上下伸縮所需的基礎結構以滿足需求。換句話說,由於數據不是直接在容器中,所以容器是一次性的,操作人員不必擔心在發生縮放時丟失任何數據。同樣地,從硬件和軟件的分離可以帶來更大的增長和獲取的靈活性,並且破壞最小,從數據中分離應用程序意味著IT從業者在各種環境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提高,這些環境包括容器、混合雲等等。

理由4:更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最後,對象存儲平臺可以為企業提供各種安全好處。同一個對象的副本可以自動存儲在多個節點上。如果出現問題,企業可以放心,由於對象存儲平臺的內置冗餘,它們的數據仍然是可用的。相反,隨著公司積累越來越多的設備來滿足其需求(數十或數百種設備非常常見),在設備之間複製和平衡數據的操作負擔可能變得越來越大。

丹尼爾;他的職業生涯跨越了20多年,主要專注於尖端技術和針對企業的集成軟件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