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車、運鈔車、圖書流動車……揭祕中東鐵路特種機車

冷藏車、運鈔車、圖書流動車……揭秘中東鐵路特種機車

當年秦家崗火車站(今哈爾濱火車站)的水塔

冷藏車、運鈔車、圖書流動車……揭秘中東鐵路特種機車

食品冷藏保鮮機車

閆金利

1903年7月14日,中東鐵路正式通車運營後,除運送旅客和貨物的機車之外,還有一些承擔特殊任務的車輛日夜行駛在中東鐵路線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車輛完成其承擔的歷史使命,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人們心目中永久的記憶。

修理鐘錶專車

中東鐵路從運行開始,就沿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運行模式,對列車運行時刻要求極其嚴格。在當時通信工具十分落後的條件下,火車的運行時刻精準極為重要,分秒之差就會造成行車事故。中東鐵路各車站採用歐洲報時最精準鐘錶來記錄時間,鐵路員工手中都配有一塊印有中東鐵路標誌的懷錶。由於機械鐘錶用久了產生磨損,會導致時間誤差。為了保障機車運行時刻的精準,中東鐵路公司專門設置了負責校驗鐘錶的專用車輛,鐵路工人稱之為鐘錶車。

鐘錶車定期行使在中東鐵路線上,主要職責是維修校驗各站的鐘表及員工手中的懷錶,保證鐵路沿線的時間分秒不差。

負責維修和校驗鐘錶的技術人員被稱為修表匠,他們的修表技術精湛。修表匠大多數是俄羅斯人,也有少數猶太人。他們有的來自鐘錶世家,有的是從瑞士鐘錶廠被高薪聘請來的。鐘錶匠們薪水待遇很高,修表技術人員食宿在車上,定期到沿線各站校驗鐘錶,對有誤差的鐘表能及時修理的就修,不能及時修理的辦理維修手續後帶回修理,併發一塊備用鐘錶臨時使用。

食品冷藏保鮮車

中東鐵路運行屬於軍事化管理,各站點的食品集中統一配給。為保障配送鐵路員工的食品新鮮不變質,中東鐵路公司製造了冷藏保鮮機車,專門運送用於運輸魚、肉、水果和蔬菜等,其功能相當於今天的冷藏車。這種機車的車廂採用特殊隔熱木材製成,車廂內外夾層,中間填充毛氈等保溫材料,車門密封嚴密,保溫性極好。冬季車內溫度可保持在零度以上,保證運送水果、蔬菜、肉製品不結冰。夏季車內放置冰塊降溫,溫度可控制在0℃,保證食品不變質。用於冷藏保鮮機車的冰塊來源,一種是冬天從江河中採集的天然冰,儲存在冰窖中;另一種是利用東北寒冷季節,採取人工製冰。

中東鐵路在哈爾濱、滿洲里、綏芬河等車站,設有“加冰所”。採冰任務主要靠當地人完成,每到冬季這些地方就開始大量僱用中國民工製造儲存冰塊,到夏季使用。中東鐵路時期哈爾濱保留下來一些老俄式建築,無論是公共建築還是私人住宅,大部分都有冰窖,其主要功能是夏季儲藏酒和食品,鐵路上這種機車一直使用至上世紀70年代。

車站水塔搶修工程車

中東鐵路運營的機車都是蒸汽機車,牽引機車的動力來源於燃燒煤炭加水產生的蒸汽動力,因此,機車離不開水。中東鐵路沿線設置很多水塔,用水泵將水抽到水塔頂部的水槽內,利用高度差給機車加水。後來人們看到車站保留的百年水塔就是供機車加水用的。水塔還有一個用處就是為站區的生產、生活提供用水需要。

中東鐵路沿線平原地區每個站區都建有水塔,水塔搶修工程車是用於修理鐵路沿線站點水塔的專用車輛。中東鐵路沿線地廣人稀,很多站點既無檢修人員,又無專用工具,一旦水塔出現故障無法排除,將導致沿線的蒸汽機車加不了水,無法運行。因此,水塔維護搶修是中鐵鐵路時期很重要的事情。水塔搶修工程車上配置專職搶修人員和器材,維修水塔時,維修工人一般吃住在車上,很辛苦。水塔搶修工程車一直沿用到蒸汽機車消失,才完成它的歷史使命。

運送盧布的運鈔車

中東鐵路時期,沙俄在鐵路沿線強行推行盧布紙幣流通,並用盧布支付工人工資,鐵路客、貨運費也一律收盧布。

為了安全收繳各車站點每日客貨運輸進款和每月向員工發薪,以防遭搶劫,鐵路公司特製造收發款員乘用的運鈔車。

運鈔車有特殊的標誌,中東鐵路護路軍持槍把守,往來於中東鐵路沿線各站。為了加強安全保衛,任何人不準接近運鈔車輛。運鈔車車體是鋼鐵結構,具有極強的防彈、防火功能。車內有防盜的保險櫃,設有收款員和押運士兵休息室,相當於現在每天早晚行駛在街頭的銀行運鈔車。中東鐵路時期對員工的薪水也是通過運鈔車發放,每到發薪水的日子,運鈔車就會全體出動,在中東鐵路沿線上逐站發放。匯款業務出現後,鐵路運鈔車才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衛生防疫特種車輛

中東鐵路公司修建鐵路時就非常重視衛生工作,1900年,在哈爾濱建立東北最大的中東鐵路中央醫院,作為中東鐵路運營的配套項目。中東鐵路通車後,由於鐵路長達2500多公里,同時鐵路沿線有地域廣闊的中東鐵路附屬地區,僅靠中東鐵路中心醫院來承擔衛生工作是不夠的。因此,鐵路公司在運營伊始就開設流動的衛生防疫特種車輛,來承擔鐵路沿線及站點的衛生防疫及簡單診療任務。

1902年,哈爾濱及中東鐵路沿線爆發霍亂,中東鐵路還沒有全線通車,為了防止霍亂的蔓延,衛生防疫特種車輛整天運行在鐵路沿線,對鐵路沿線及生活區飲用水進行化驗、消毒,並救治、運送急性病患。日俄戰爭爆發後,衛生防疫特種車輛被用來往前線運送藥品、醫療器材和醫護人員,從前線向哈爾濱運送傷員,有的車輛還加掛手術車廂,對急重傷員實施手術搶救。

1910年,哈爾濱爆發鼠疫,衛生防疫特種車輛承擔防治鼠疫藥品和物資的運送任務,設有衛生防疫器材車廂、衛生人員休息車廂和化驗車廂。衛生人員主要是來自中東鐵路衛生防疫部門和中東鐵路醫院的醫護人員。衛生防疫特種車輛還承擔著一項到鐵路沿線各站點巡診的任務,擔任巡診的醫護人員來自中東鐵路中心醫院。巡診工作很辛苦,有時得往返上千里路程,俄籍和日籍醫生不願去,只能是中國醫生承擔這份苦差事。

圖書流動機車

1920年,中東鐵路公司成立中央鐵路圖書館,並在中東鐵路沿線各大站設立圖書分館,供站區鐵路員工閱讀書刊。圖書館的書籍以俄文書刊最多,還有法文、德文、英文和中文書刊。

由於中東鐵路線長,站點多,圖書館不可能全部覆蓋。特別是一些沿線地處偏僻的小站,荒涼無人,員工整天在寂寞孤獨中度日,閱讀書刊是他們生活中唯一的樂趣。因此,用於沿線閱讀的圖書流動機車就此產生,相當於現在的汽車圖書館。

圖書流動機車是一種特製車輛,車體略比旅客車體寬大,車廂寬敞明亮,車廂內設有固定的書架,有專門用於員工閱讀的桌椅。圖書流動機車管理人員是從中東鐵路中央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中抽調的。這個流動的圖書館定期穿梭於鐵路沿線,主要停靠在人煙稀少的小站。

(作者工作單位:哈爾濱市檔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