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NB的電影結構盤點

土人我終於看完了一年前的電影Arrival(《降臨》),小爽了一把,哈哈。趁激動在這兒盤點一下結構最NB的幾個電影。

《暴雨將至》:莫比烏斯圈結構

Before the Rain

史上最NB的電影結構盤點

莫比烏斯圈指的是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一隻螞蟻從A面起點開始爬,爬完一圈回到起點的時候,就爬到了紙條的B面,不必跨過邊緣。

莫比烏斯圈很有意思,它用我們三維人類能夠理解的方式,展現了人類可以怎樣饒有興致的觀察著一個螞蟻,在它自以為是二維的宇宙裡面走著走著就一臉矇蔽的穿越到了宇宙的另一邊;也啟迪了我們,一個更高維的上帝,會怎樣饒有興致的在人類無法理解的宇宙結構上,看著人類一臉懵逼的穿越時空。

史上最NB的電影結構盤點

配圖:莫比烏斯圈

言歸正傳,暴雨將至這個電影的結構和莫比烏斯圈結構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暴雨將至是三個故事的穿插,講述文化和宗教之間的誤解帶來的問題(有點像Babel通天塔),這三個故事講述到結尾的時候,你發現,故事終點回到了電影的起點,而按照整個電影的劇情,接下來從這個起點開始的故事走向,將是你已經看完的故事的反面,which means,故事走到了莫比烏斯圈的另一面。當我們看完電影的時候,宛如一隻螞蟻陷入了震驚,而導演如上帝般在背後偷笑。(影片反覆出現一句話:Time is never die, The circle is not round.時間不逝,圓圈不圓

總之這是我見過最NB的電影結構沒有之一,它產生於一個你無法和電影產生聯想的國家:馬其頓,又是一個黑天鵝。

《降臨》:逆德語結構

Arrival

史上最NB的電影結構盤點

這個電影的結構來自於原著Ted Jiang的《你一生的故事》,原著的敘事結構是我讀過的科幻小說裡敘事結構最NB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個結構哈,暫且叫做“逆德語結構”。德語的語法的框型結構是一句話的最後一個詞結束之後,這句話的整體意思才確定,Arrival的結構正好與此相反,是先得出整體框架、先知道結局,然後慢慢走完過程。

這個電影講的是外星人“七肢桶”降臨地球,為了和七肢桶交流,人類如何一步步學會了七肢桶的語言,理解了外星語言的“逆德語結構”以及與此相關的對時間線的重構,人類科學家也在學習中adapt了這種功能。而電影結束時,你發現,原來整個故事的敘事,也是按照這個結構進行的,恍然大悟。

不知道Ted Jiang構思這篇小說的時候,是不是受到德語的啟發,哈哈,不過這個結構電影表現得有點像插敘了,還是看原著比較能夠體會到這個結構。

《記憶碎片》:倒敘結構

Memento

史上最NB的電影結構盤點

導演諾蘭現在已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大導演了,他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都是票房大片,而要看他真正的才華水平有多麼橫溢,還要看他在被資方束手束腳以前的作品《記憶碎片》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與其說為了說故事,不如說是為了測試電影剪輯的邊界可以到達哪裡。

劇情並不複雜,一個男人追尋殺害妻子的真相的故事,劇情的所有設計,15分鐘內失憶、畫面逐漸消失的寶麗來相片等等安排,讓敘事正好可以被切割成一段段5-8分鐘的“記憶碎片”,讓它完成了這樣的“碎片拼圖”效果:整體電影處於時間倒敘的框架之下,而觀眾對劇情和人物的認知按照時間正向順序推進,最後電影完結於時間軸的接近開始處,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

哎,越寫越激動,衷心盼望諾蘭同學可以用一個假名拍點讓人激動的電影,這個世界已經boring了很多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