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經典史話(65):秦淮名艷李香君與商丘:悲喜名聲(下)

商丘經典史話(65):秦淮名豔李香君與商丘:悲喜名聲(下)

圖片來自網上

秦淮名豔李香君與商丘:悲喜名聲(下)

據有關資料顯示,當時秦淮河畔的妓(伎)院分為兩種:一種是隻賣藝不賣身,日常以吹拉彈唱、書法繪畫招攬客人,號稱藝伎;一種是既賣藝又賣身,客人隨點隨到,號稱妓女。李香君屬於前者,雖為紅塵煙花女子,但並非那種既賣藝又賣身的妓女。

消息傳來,籠罩在人們臉上的那種不光彩陰影,瞬間煙消雲散了,各自臉上都綻開了欣慰和自豪的笑容。如今,香君的後人每當與人談起李香君,他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說:“香君可是位吹拉彈唱,才貌雙全的演藝大牌明星、大美女,不信掐指算算,在當今大腕女明星中,她們除了有一副好嗓子外,又有幾個精通各種樂器和書法繪畫的?只是時代不同,叫法不同,服務對象不同罷了。瞧瞧我們祖上,侯方域是位全國公認的大才子,李香君是位大才女、大美女。才子配佳人,浪漫又忠貞,時尚著呢。家裡有閨女,一定要嫁我們大園子村做媳婦。為啥,因為我們祖上遺傳好,婚後等有了下一代,男孩說不準就是一位大才子,女孩說不準就是一位大牌歌星。人活著,誰不希望子女成龍成鳳,光宗耀祖。”

李香君身份的重新考證,為其後人所帶來的變化,不僅表現在精神上,同時也表現在行動上。如今每逢清明節等,300餘口大園子村人都會自發組織起來,理直氣壯去為香君掃墓添墳。2004年,當有關部門計劃將香君墓地建成一個旅遊觀光景點時,香君後人及侯方域與常氏所生子女後人,都紛紛表示有錢捐錢,有物捐物,無錢無物者,願意無償出工。

為此,商靈感言:“華夏五千年道德文化,之所以能世代相傳,生生不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守護著一句‘人活名聲樹活皮’的歷史格言。名聲,一種道德的反映;名聲,一種華夏文明的標誌。”

請看下期:才子侯方域

商丘經典史話(65):秦淮名豔李香君與商丘:悲喜名聲(下)

圖片來自網上

商丘經典史話(65):秦淮名豔李香君與商丘:悲喜名聲(下)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城市文化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