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卷:中次二經

中次二經注山之首,曰輝諸之山,其上多桑,其獸多閭、麋,其鳥多鶡(he,二聲)。

中央第二列山系:濟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輝諸山,山上有茂密的桑樹,山中的野獸大多是山驢和麋鹿,而禽鳥大多是鶡鳥。

又西南二百里,曰發視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礪。

再往西南二百里,是座發視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多出產磨石。

即魚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伊水。

即魚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伊水。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無草木。

再往西三百里,是座豪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而沒有花草樹木。

又西三百里,曰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

再往西三百里,是座鮮山,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但不生長花草樹木。鮮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伊水。

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水中有很多鳴蛇,形狀像一般的蛇卻長著四隻翅膀,叫聲如同敲磐的聲音,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裡就會發生大旱災。

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

再往西三百里,是座陽山,到處是石頭,沒有花草樹木。陽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伊水。

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其邑大水。

水中有很多化蛇,形狀是人的面孔卻長著豺一樣的身子,有禽鳥的翅膀卻像蛇一樣地爬行,發出的聲音如同人在呵斥,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裡就會發生水害。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蠪(long,二聲)蛭(zhi,四聲),食之不眯。

 

再往西二百里,是座昆吾山,山上有豐富的赤銅。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豬卻長著角,發出的聲音如同人號啕大哭,名稱是蠪蛭,吃了它的肉就會使人不做惡夢。

又西百二十里,曰葌(jian,一聲)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

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是座葌山。葌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伊水。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石青、雄黃。

有木焉,其狀如棠而赤時,名曰芒草,可以毒魚。

山中有一種樹木,形狀像棠梨樹而葉子是紅色的,名稱是芒草,能夠毒死魚。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獨蘇之山,無草木而多水。

再往西一百五十里,是座獨蘇山,這裡沒有花草樹木而到處是水流。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洛。

再往西二百里,是座蔓渠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小竹叢。伊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洛水。

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 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山中有一種野獸,名稱是馬腹,形狀是人一樣的面孔虎一樣的身子,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

凡濟山之首,自輝諸之山至於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鳥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總計濟山山系之首尾,自輝諸山起到蔓渠山止,一共九座山,途經一千六百七十里。諸山山神的形狀都是人的面孔鳥的身子。祭祀山神要用毛物作祭品,再用一塊吉玉,把這些投向山谷而不用米祀神。

蠪蛭:

十五卷:中次二經

馬腹:

十五卷:中次二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