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讀了好幾篇文章,都是論述“怎樣成為有趣的人”,讀後意猶未盡。茶餘飯後,一直在腦際縈繞。

想起了好幾個人,覺得他們都很“有趣”,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有趣的人,應該是這樣的吧。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對世界滿懷興趣

夏天的時候看過一本遊記《谷嶽搭車去柏林》。

他第一個工作是在GE公司做風險評估,起點很高,錢程遠大。

然而他不願意囿於這功利的世界,每天和呆愣愣的數字打交道,關在格子間裡,日子每天都像同一天。

兩年後他辭去了工作開始環遊世界。

第一次環遊世界之後,就斷斷續續的工作,為了支撐他的旅行。

這本書寫的是他從北京一路搭車去柏林的經歷。一路風餐露宿,每天都不知道下面的路途,會搭上什麼車、遇上什麼人、看到怎樣的風景。

每天都會有失望、有驚喜。這種無法預見的未知,正是他選擇搭車的目的。

一路上,搭車的時候也會跟著司機到他們生活的地方,看到各種奇異的民俗,品嚐每個地區獨有的滋味。

還受到意料之外的款待,瞭解教科書之外的真實。

因為對世界的興趣超越了稱為世人眼中成功人士的興趣,他選擇了用一個行者的眼光去看世界。他的世界更大,更有趣味。

不過,我覺得必須要滿世界尋求才能不無聊的人,只能算是小“有趣”。大“有趣”的人,是平淡的日常,也過得興趣盎然。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圖片來自《谷嶽搭車去柏林》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生活充滿情趣

如果說谷嶽是把他嚮往的世界當作他的驛站,三毛就把她夢中之地變成自己的家園。

撒哈拉的簡陋小屋,就是她的藝術工作室。

能夠把貧乏的物質生活,裝點的有格調有品味,莫過於三毛。

在撒哈拉沙漠,三毛和荷西結婚的時候,只有一間租來的房子、可以說“家徒四壁”,非常純粹的裸婚。

然而三毛一點也沒有因為這些而抱怨,她興致勃勃:

用空心磚鋪在房間的右排,上面用棺材外板放上,再買了兩個厚海綿墊,一個豎放靠牆,一個貼著平放在板上,上面蓋上跟窗簾一樣的彩色條紋布,後面用線密密縫起來。

它,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長沙發,重重的色彩配上雪白的牆,分外的明朗美麗。

桌子,我用白布鋪上,上面放了母親寄來給我的細竹廉卷。愛我的母親,甚至寄了我要的中國棉紙糊的燈罩來。

陶土的茶具,我也收到了一份,愛友林復南寄來了大卷現代版書,平先生航空送了我大箱的皇冠叢書,父親下班看到怪里怪氣的海報,他也會買下來給我。

姐姐向我進貢衣服,弟弟們最有意思,他們搞了一件和服似的浴衣來給荷西,穿上了像三船敏郎——我最欣賞的幾個男演員之一。

等母親的棉紙燈罩低低的掛著,林懷民那張黑底白字的“靈門舞集”四個龍飛鳳舞的中國書法貼在牆上時,我們這個家,開始有了說不出的氣氛和情調。

這樣的家,才有了精益求精的心情。

用棺材外包裝箱拆卸的木材,做成了衣櫃、書架,用鐵皮和玻璃做的風燈、荷西從沙漠裡找回來的、擺在書架上的駱駝頭骨,舊輪胎改造成的鳥巢坐墊,沙漠麻布色彩熱烈的窗簾。

看他們的照片,書架上擺滿了書。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三毛與荷西

她的有趣,還不僅僅體現在她的室內空間創意設計上,吃飯穿衣都有奇思妙想。

因為經常請朋友們來吃飯,荷西的上司慕名來做客。點名要吃幾道中餐。三毛每樣都“巧為無米之炊”,冬筍炒冬菇,用的是小黃瓜,客人說這是他們吃的最好的一頓“嫩筍片炒冬菇”。

日常吃飯,一個粉絲,在雞湯粉絲湯裡面是“雨”,到了“螞蟻上樹”,就是加工過的尼龍線,最後的“韭菜粉絲肉盒子”,乾脆被荷西誤以為是魚翅了。

三毛一生都是“有趣”的。

她自己說過:“我的這一生,豐富、鮮明、坎坷也幸福、我很滿意”。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生活中多點童趣

看射鵰,最有趣的人要數老頑童周伯通。

被囚在山洞裡枯坐幾十年,他沒有無聊孤寂到發瘋,卻自創了一套空明拳、尤其是還練成了一心二用雙手互搏,

他是一個滿懷童趣的人,被逼跳海,還把鯊魚當成坐騎,騎鯊遊海,不要太拉風!

楊絳先生寫到錢鍾書先生的時候 ,也大篇幅寫到了他的童趣。

在清華上學的時候,看到同窗許振德君傾慕一位女同學,上課的時候老是暗送秋波,就畫了一個系列的“許眼變化圖”,很多年之後,許君說起,還哈哈大笑。

寒夜裡幫貓兒打架,聽到他家的貓和鄰家的貓打架的動靜、就立刻拿起長竹竿杆上前助陣,

求女兒畫“魔鬼臨去遺臭圖”。畫上魔鬼一邊跑一邊排出肥皂泡泡樣的臭氣。

每天往女兒被窩裡埋地雷,把各種的毛筆、書之類東西藏進女兒被窩。楊絳先生說每天玩兒也沒啥意思,他們父女倆卻樂此不疲。

逗女兒說新作《百合心》裡面有個最不好的女孩子是她,嚇得女兒天天找他的手稿。他就到處藏。最後一個藏,一個找,再也找不到了。

每次讀到這些描述,都讓人不覺莞爾。

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就是因為過於一本正經才會索然無味。如果都像道學先生一樣,做什麼事都要用標尺量一量,別說有趣了,那還有什麼生趣呢!

能把平淡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是必須有一些童心,常發發童趣的。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錢先生與楊先生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從言談機鋒詼諧到文字的幽默風趣

我們平時覺得別人有趣,基本上都是因為這一條吧?

但是僅僅能夠博人發笑,卻不見得讓人覺得有趣。一味出乖露醜,譁眾取寵,只會讓人覺得很low.。

聊齋志異裡有一個故事《狐諧》,是專門講說話詼諧有趣的。

故事很長的,這裡就只撿一段說說吧。

某天,狐女和她的情郎萬書生的朋友們同席飲宴。講了一個“段子”。

“昔一大臣,出使紅毛國,著狐腋冠,見國王。王見而異之,問:‘何皮毛,溫厚乃爾?’大臣以狐對。王言:‘此物生平未曾得聞。狐字字畫何等?’使臣書空而奏曰:‘右邊是一大瓜,左邊是一小犬。’”主客又復鬨堂。”

這裡有一條機鋒,“狐”字是怎麼寫的?左邊一個“犬”{部首“犭” },右邊一個“大瓜”,蒲松齡先生是山東人,山東話“大瓜”的意思是傻瓜。這是拐著彎兒罵自己左右的兩位來客呢。

把自己摘得乾淨,卻調侃了客人。這樣逗人,卻不夠雅量。

好比郭德綱的相聲,我一直覺得有趣的成分實在不高。

真正的有趣,應該是思想的有趣。在最無聊乏味的生活中能夠寫出有趣的文字,七尺之軀,方寸之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如莊子,如東坡。東坡的軼事非常多,這裡轉一個: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

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想起當日遭黃庭堅詐戲,心裡一轉計上心來,故意說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麼?”

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說出下句:積善人家慶有餘。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裡有魚(餘),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這不僅是言談的風趣了,他還預埋伏筆。

我特別喜歡他的一首詞: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本來夜深歸來,童僕居然不給開門,他應該非常惱火才對。可是他卻寫了這樣一闕詞出來。

上闕令人發笑。下闕讓人惆悵。

也只有東坡居士這樣有趣的人,才會在斯時斯境,發此等感慨吧。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先生是我見過最有趣的人

以上高人逸士,都是有趣的。我卻都沒見過。

在我見過的人裡面,最有趣的人,非先生莫屬。

先生是我大學的老師,教我們《實變函數》。

他第一次給我們上課,就讓我們大為驚歎,聽說是已經退休的老教授返聘,可是他面容紅潤,精神飽滿,中氣十足。

很多人三十歲就是他這樣的皮相,若論精氣神兒,可能尚有不及。

實變函數實在是抽象的要死。可是他講得活潑有趣。年月久遠我已不記得他講的課,所有和時變函數有關的知識也早已如數打包歸還了。

但是我記得一個概念。

在學習這個概念的時候,先生開自己的玩笑:你們看我的五官,就是一個“疏朗集”。

先生眉目舒朗,年輕的時候一定是非常酷帥的。

那年的跨年晚會,我們聯歡的時候先生也來了。

他先是拿來一根繩子跟我們變魔術。不知怎麼玩兒的,把我們套進去,他自己卻總能夠逃脫。

看到我們有同學唱歌,他就吹口琴伴奏。據說他還會二胡。但是樂器費勁,沒給我們表演過。

節目表演過了,又和同學們下象棋,讓倆馬。

那次跨年之後,我們對先生的感覺,就是“高山仰止”。

第二年的乒乓球世錦賽,我和同桌因為都是球迷,就跑到先生家裡去蹭電視直播。那個時候互聯網還是一個概念,我們日常是隻能聽聽收音機來了解新聞的。

那次蹭電視,先生說順便邀請我們吃飯。

結果我暴露出吃貨的本質,這麼多年過去了,當時的球賽已記不得多少,卻獨獨對先生做的紅燒肉念念不忘。

那是我這輩子吃到過的最好吃的紅燒肉。真正的肥瘦有度,甜而不膩,軟糯適口。

先生那時候六十歲多一點,老伴兒已經去世了。兒女都在老家上海。他獨自住在工作了一輩子的大學裡。

然而看他的飲食,日常,家居,都沒有一點暮年之態。

他書房裡滿架的書,經常去打乒乓球。

比起當時奉行“朝九午三”的我們,他似乎更有青春活力。

先生擁有一個不被“同情”的老年。他令人羨慕。

年輕的時候,活潑開朗就給人有趣的印象,要到“當你老了”的時候,看你每天的日常,精神狀態,才會知道,你是不是“有趣”。

能愉快的和自己相處,非有趣不可。

有趣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