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去年劉強東曾說,未來的中國市場只有兩家物流企業,一個是京東,另一個是順豐。有趣的是,今年京東一季報發佈時,劉強東再次表示,

京東物流在全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

僅僅一年的時間,老劉對於京東物流的信心加速爆棚,是什麼給了他勇氣,也許就是不久前發佈的京東快遞小程序。

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京東快遞不為人知的秘密

“沒有一點點防備,沒有一絲絲顧慮,你就這樣出現”,9月3日京東快遞小程序正式上線,9月11日增加城際產品,彷彿早有安排,也似乎很巧,正好趕在老劉出事的節骨眼上,京東快遞到底是什麼,它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包括未來開放三方後,它會發展的如何,關於它的種種論調都引起了人們的遐想。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前年說起。2016年2月京東正式發佈“京東物流”品牌標識,這意味著京東物流正式以品牌化運營的方式全面對三方商家開放。

緊接著2017年4月京東物流獨立,這個耗時10年,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的項目,為京東搶得了核心競爭力,之後國內格局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2月京東物流更是獲得了25億美金新一輪融資, 交易完成後,京東集團仍將持有京東物流81.4%的股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直到京東快遞的橫空出世。

今年618時京東物流對開放三方個人件進行了展望,希望京東物流業務戰略是聚焦的,是可以基於某種能力,所以對於三方個人件而言,京東過去從沒有把重點放在這上面。直到前些時間京東內部的聊天記錄曝光後,才知道京東快遞上線已經搬上了日程。


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所以當我們看到這條快件服務協議時,就很容易理解這些非常重要的信息,京東快遞小程序由微信接口進入,主體是“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該公司正是京東物流。此外,“京東快遞”只接受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攬件下單。

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京東佈局C端的基因

對於京東來說,早先的網點其實並不多,要知道當初京東之所以能夠做到211限時達,仰仗的是其全國範圍內的前置倉和中轉倉(全國範圍內有300個大型倉庫),但是網點覆蓋率上(7000個配送站),京東一直沒有


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簡單的分析一下,京東物流業務由自營和外包組成,京東商城產生的訂單都交給京東物流,由倉庫發貨至分撥中心,然後分撥中心分揀後,直接發客戶或發各配送網點,最後配送到客戶,操作流程非常短,而且都是基於當地區域城市倉發貨,從而保證211的時效品質。

而對於京東的外包業務來說,管控效率就沒有那麼高了。流程主要是:

接到訂單→上門取件→門店集貨→送分撥中心→分揀→幹線發往異地城市分撥倉→分揀送至各配送網點→網點配送到收件人

所以基於業務性質,我們有理由相信,京東C端個人件在自營體系下,能夠提供高性價比的服務,但是如果擴大開放規模,基層網點的工作量會變大,對於網點密度也是一個真心的考驗,而網點設置了,業務量如果很少的話也是非常尷尬的。

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只開了北、上、廣三個城市來試錯跌代,不失為一個比較穩妥的試探。


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那麼從近期京東在各區發佈的找合夥人消息,我們也可以揣測一下其在C端的業務,可能會傾向於局部自營,大比例外包的選擇

京東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加盟合夥人只需繳納一定貨物資金及安全保證金,

不用繳納任何加盟費,刺激加盟商以高出同行標準的服務費做結算,提供配送、攬收雙重物流收益。

該做法分擔了京東物流的成本,調動了加盟商的積極性,而聯合品牌商對門店提供豐富且符合用戶的商品,作為推動攬件的手段,更是從商業角度與加盟商保持長期合作的正解。

京東個人快遞有拳打菜鳥系、腳踢順豐的能耐?

個人件的市場的劃分已經非常清晰,京東能做的要麼是低成本,要麼是高端件,所以相對應的運營模式和產品定價以及成本控制,決定了其能否在四面楚歌戰場中,殺出圍剿。

藝術性定價

坐擁六張大網(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眾包),京東的自建體系可以囊括市場所有的物流產品,從根本上保證產品服務的時效。而據京東快遞小程序顯示,個人件寄件公斤上線為30kg,所以C端需求完全在京東的射程範圍內。

此外,從產品類型和定位執行上,京東推出的“京尊達”、“京準達”分別在送達服務上滿足了高端奢侈,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需求,耐人尋味的是今年7月份京東針對網購退貨推出了“京準取”,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配送員上門取件時間的時間段,提交確認後,配送員將會按約準時上門取走退貨產品。這些產品不僅豐富了京東物流的配送,還為京東快遞打下了基礎。


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本次C端的時效,不是對原來B端的縫縫補補,而是由淺及深的推出了特惠送、特准送以及城際快遞。

另外具體運費的計算規則為:標準運費報價=物品重量或體積*時效產品基礎運費+包材費用(可選)+保價費用(可選)

綜合而言,城際快遞是當日達寄件地區只支持湖北、江蘇、浙江等地,特准送、特惠送兩個在時效上並沒有質的區別,雖然彼此在價格有差異,但是特准送相比特惠送只是稍微準一點,特惠送就相當於普通的快遞。


京東小哥進階C端,與菜鳥、順豐爭食增量市場


關於價格,在省際方面,京東快遞根據寄件區域距離,費用範圍為12到22元;順豐是18元、23元、25元三個檔次,而在同城方面,京東首重是10元,順豐是13元。京東的定價直逼順豐,的確是一次品牌的升級和戰略的考量,但是短時間內依然無法做到全線路的價格碾壓。

履約成本的未來

先來了解一下京東2B履約成本怎麼得出的。

履約費用率=履約成本÷營業收入=平均每單履約成本÷平均客單收入

據業內人士透露,過去十年京東自建物流是從每單物流成本20多降到10元以內的,表面上人力成本在上升,可京東實際履約成本在下降。那麼回到配送環節,京東在2C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用戶分佈覆蓋面廣,且非常分散,導致人力成本上升,攬件和派送的費用則佔據了總成本的絕對比例。目前京東快遞員每單配送的成本是3元/單,那麼隨著無人車的應用,綜合配送成本會砍掉30%,而無人車的每單配送成本可以極致到0.65元/單。

對比同行菜鳥系三通一達的財報,三通一達每單平均成本在8.6元/單,利潤在1元/單以內,順豐的每單利潤在1-2元,毫無疑問人力成本是核心的,自建物流可以保證規模優勢,但在出現了新零售店倉模式後,邊際效應就可能導致傳統倉配一體的成本不降反增了。

而對於京東能不能稱霸江湖,一統天下,業內人士也有諸多看法,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在他們眼裡京東快遞的勝算有多少。

著名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目前來看,京東物流已經積累了很多資源,但如何高效整合是面臨的一個問題。此次試水C端個人寄件業務,或許是京東物流突破虧損困局的一次嘗試。在“通達系”佔據絕大部分電商快件市場的情況下,京東物流的成本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楊達卿表示,C端市場除了比拼服務能力外,還比拼獲客能力等多方面。擁有3.1億用戶的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京東,已是商家供給用戶諸多需求的超級渠道,反向看,京東也很容易成為消費者諸多需求的超級吸盤,獲取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訂單,快遞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 | 晨晨Tmac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