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網際網路將如何影響合同物流運營模式?

工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合同物流運營模式?

2018年9月6日,我受邀在物流沙龍主辦的“2018廣州合同物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做了主題為“工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合同物流運營模式”的分享,以下文字是對當天演講內容的整理,供各位閱讀。

當物流沙龍的潘永剛院長把這個命題作文給我的時候,我足足思考了兩天,才整理出一些思緒,後來又和幾位行業內的資深同仁們交流一下心得,才最終形成了此次分享內容的框架。

說起工業互聯網,大家最初的反應可能會是一些科技方面的創新,比如方興未艾的工業4.0,或是中國製造2025。

但是這次我們更想從運營模式的變革入手,來談一談對合同物流的影響,這裡就要包含三個關鍵詞,合同物流、工業互聯網和運營模式變革。

關於合同物流,我在之前的兩篇公眾號文章中,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談了一些淺薄的看法。

關於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網上有很多資料可查,再加上我不是技術方面的專家,就不班門弄斧了。

我長期都是在甲方企業裡做供應鏈物流管理,那我就從一個用戶的視角,來講一講自己對於工業互聯網與合同物流的看法。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讀者多多指正!

延伸閱讀

怎樣理解合同物流?(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SaL7qvIBc3sTvvVFcq98zQ

  • 互聯網與合同物流
工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合同物流運營模式?

在合同物流業務發生的全過程中,都伴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從下游的供應商,到產品製造商,經銷商倉庫,零售商,直至最終的消費者,這是實物流動的方向。

從原材料供應商開始,就有互聯網技術參與到供應的過程裡,包括運輸的TMS系統,來負責管理、跟蹤和彙總運輸活動。

原材料抵達製造商工廠,通過條碼掃描Barcode,把數據輸入客戶的ERP系統。在完成生產以後,商品從製造商運輸到經銷商倉庫DC,其中不僅有TMS,還有倉庫管理系統WMS在發揮著作用,管理著數以萬計的SKU。

商品如果是經由零售商,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還會經過銷售管理CRM系統。合同物流在這裡主要負責倉儲和運輸,涉及到的互聯網技術是TMS和WMS。

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合同物流是相關流程和業務的發起方,而互聯網技術是backbone,提供了技術方面的支撐,並對合同物流起到以下五點的幫助:

1.通過信息系統提高了合同物流服務的可靠性,比如運輸更加準時,庫存信息更加準確。

2.加快了物流服務的速度,比如提前安排好倉庫收貨計劃,減少卡車在入場送貨的等待時間。

3.增強了合同物流的敏捷性,在遭遇突發情況下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幫助客戶尋找到運輸資源。

4.減少合同物流總成本,比如使用自動化辦公技術來精簡人力成本。

5.提高合同物流的資產利用率,比如優化運營車輛數量和倉庫面積來減少固定資產投資,提高運營資金的回報率。

  • 合同物流模式變革

工業互聯網技術將如何影響合同物流的運營模式呢?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講。首先是使用互聯網技術固化流程。

工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合同物流運營模式?

由於我近10年來都是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接下來我就從這個行業的用戶角度來深入分析探討。

對於零部件企業來說,它的客戶是整車廠,也就是說這是B2B的模式,那麼合同物流的模式可以理解為CL2B(CL是合同物流英文Contract Logistics縮寫)。

我的朋友馮維博士曾經說過一句話,合同物流一定要把2B業務做透。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

這上面的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從供應商到零部件製造商,再從零部件商到整車廠,其中包含著很多倉儲與物流的業務,某些還是汽車行業所特有的,比如JIT(Just in Time)。

汽車行業供應鏈相對比較複雜,想要把這些業務都做透,合同物流商需要下一番功夫。

我曾經和一些服務商合作過,即使合作了很久,他們的大客戶經理對於行業裡的一些標準操作要求的理解依然不夠透徹,有的時候還需要我的指導才能進行工作。

在把業務模式渾然於胸以後,合同物流服務商需要用信息系統把流程連接起來,實現自己公司與客戶的系統進行對接。

這個步驟是有一定難度的,但也是很有必要做的。比如做全球貨物運輸的業務,合同物流可以把貨物的運輸過程關鍵時間節點自動通知客戶。

當合同物流服務商使用信息系統把流程固化下來的時候,也就是與客戶完成了系統對接,在完成這個階段的融合之後,合同物流服務商通過使用互聯網技術,設置了競爭壁壘,新的競標者必須建立起相同功能的系統,才可能參與競爭。

工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合同物流運營模式?

其次是使用互聯網技術縮短合同物流項目開發週期。一般來說,合同物流項目要經過以下的這8個階段,從最初客戶提出業務需求,尋找合適的合同物流商,直到最後的winner拿下業務,正式開始實施為止。

以往的經驗是,我們可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在項目分析階段,客戶要把所有涉及報價的路線的年運輸量整理彙總出來,然後把這些信息提供給合同物流公司進行報價。

一些工廠可能從未收集過相關的數據,或是隻在Excel表格中簡單地做了統計,數據的質量和準確性都較低,因此在階段分析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數據收集和整理。

另外,在客戶比價階段,如果沒有自動化的TMS系統輔助,只能通過Excel表格統計分析不同的報價,全部需要依賴人工完成這些工作。這些因素都影響了工作的效率,導致項目開發進度延緩。

如果能夠在項目實施之前,客戶已經通過系統收集了大量高質量的數據,無疑是會大幅提高進度。使用TMS中的報價競標分析,也能節省寶貴的時間,加快合同物流合作雙方項目週期,儘早拿到saving,達成各自的目標。

工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合同物流運營模式?

最後一點,合同物流服務商可以依託互聯網技術,整合平臺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除了提供傳統的WMS、TMS、ERP,合同物流商可以把自身打造成為一個平臺,連接其他的業務模塊,比如WMS可以拓展到庫存控制和托盤租賃管理功能。

作為一個平臺,合同物流服務商應該發揮核心企業的作用,對於自身不具備的業務能力,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來整合社會上的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滿足客戶對於供應鏈管理的各種需求。

比如有的合同物流服務商可以幫助客戶做非核心原材料的採購外包業務,代表客戶給原料供應商下訂單,跟蹤原料到貨,支付貨款。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要為客戶墊付一部分資金,但同時也增加了客戶的黏性,使得客戶不容易替換服務商,減少了失去業務的風險。

而客戶通過剝離非核心業務,使得他們可以減少運營資金的投入,增加企業競爭力。

  • 合同物流趨勢展望
工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合同物流運營模式?

最後是我對於合同物流未來發展趨勢的一些展望。

首先,合同物流應該是業務內容定製化,操作過程標準化。由於行業、客戶和具體項目的不同,必然導致每個合同物流的業務框架和具體內容都有所區別。

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比如說倉庫的收發貨和運輸管理等細節操作上應該是標準化的。只有實施定製化物流服務,才能避免同質化的競爭,擺脫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智能化是幫助合同物流商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的技術手段,未來的物流服務商一定是依靠科技創新來維持企業發展壯大的,我們已經在國內外物流行業裡看到了一些領先企業的發展模式,比如亞馬遜和京東,當然還有很多規模較小,但是在細分領域裡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

我曾在Inbound Logistics上看過一篇文章,一家美國的貨運管理公司把自己的定位已經升級為數據管理公司,通過TMS系統可以:

1.幫助客戶自動匹配貨量、運輸時間和距離,找到成本最優化的承運人。

2.根據準時交貨,索賠比率或其他因素,給所有的運輸公司建立計分卡。

3.根據實際發生業務,在月底提供準確的應計報表,即使還沒收到賬單。

平臺化就如我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如果合同物流商擁有著強大的互聯網技術和資源整合能力,就可以把自身打造成一個服務型平臺,連接各種業務,一方面是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另一方面也是擴大合同物流的業務範圍。

作者 | 卓弘毅

來源 | 弘毅供應鏈

整理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