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紀最強護具-板甲,華麗的外觀,精良的防護,致命的缺陷

不論古今戰場,一個戰士如果想要擊殺地方,唯一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活下來,因此,從古到今,不論任何國家,也不論窮富,製造出保護身體的護具成了一種必然。

15世紀最強護具-板甲,華麗的外觀,精良的防護,致命的缺陷

今日不說我大中華的防具,只說西方鎧甲。在西方鎧甲之中,最精緻的無疑是這種叫做“板甲”的鎧甲。在14世紀末期,這種鎧甲被髮明出來,並且很快取代了過去常用的“鎖子甲”。我們在看好萊塢史詩劇的時候,經常看到全身包裹在板甲中的武士,騎著同樣包裹在鐵甲之中的高頭大馬之上,手持大劍或者騎矛進行衝鋒。雖然這種鎧甲明光瓦亮,而且煞有其事,但是總給人一種笨拙的感覺。這麼重的東西穿在身上難道不重嗎?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思考問題。

那麼實質情況是不是這樣呢?請隨大獅往下看。

14世紀末,基於冶金技術和鎧甲工藝的提高,完整的板甲在經過長達近200年的試驗後,被髮明出來,繼而取代了“鎖子甲”和“板甲衣”,要知道這兩樣護具在12~14世紀是戰場的主流防具。

鎖子甲早在古羅馬時期,就已經開始被羅馬軍隊所使用。由於鎖子甲由金屬環扣扣相連而成,可以有效防護身體大面積區域,而且不會妨礙士兵的動作靈活度。到了13世紀中期,鎖子甲有所改良,出現了鎖子甲跟小型板甲結合的情況,並且出現了“金屬手套”和“金屬護腿”等。

15世紀最強護具-板甲,華麗的外觀,精良的防護,致命的缺陷

雖然鎖子甲非常實用,但製作複雜,而且相對昂貴,普通士兵很難做到人手一件。因此在12世紀末期,歐洲發展出以金屬鉚釘固定於帆布上的“板甲衣”。它的造價要相對便宜,而且比鎖子甲更加輕盈。經過考證,發現其防護性能比鎖子甲還要高。

到了14世紀晚期,貴族武士開始變著花樣打扮自己,常年的征戰使其越來越有錢,而且冶金技術此時也得到了飛躍式改進。因此“板甲”出現了。

相對早期的鎧甲,板甲在擁有華麗外觀的同時,製作更為複雜。有些貴族甚至為自己打造純金板甲,並且周身上下雕刻花紋。如果穿著這種名貴鎧甲上戰場,一定成為敵人率先攻擊的對象,黃金啊,誰不想要。所以穿黃金鎧甲上戰場,無疑是作死。

15世紀最強護具-板甲,華麗的外觀,精良的防護,致命的缺陷

板甲的構造有多複雜呢?它由許多不同部位組合而成,包括:頭盔、胸腹甲、背甲、肩甲、上臂前臂甲、肘甲、腕甲、手甲、大小腿甲、膝甲等。並且各部位的金屬片厚度不同,有時甚至會在特別需要保護的部位追加額外裝甲。

這些貴族騎士會先穿好護墊衣物,然後再穿上鎖子甲,最後需要第三者的幫忙,才可以把板甲固定在身上,整過穿戴過程大約需時10~20分鐘。戰爭結束後,脫去整套鎧甲又需花上一段時間。而且沒有第三者幫助,這玩意很難脫下來。

整套騎士鎧甲,重量大約為20-35公斤。顯然這是非常沉重的,而且為了彰顯自己的威武和有錢。騎士們的戰馬也需要一套這樣的鎧甲,可憐的馬兄自己已經負重不堪,還要駝著一個鐵皮人疾馳戰場之上。馬兄的內心一定在滴血。

15世紀最強護具-板甲,華麗的外觀,精良的防護,致命的缺陷

雖然板甲看上去很笨重,但其實製作者在設計時已經把活動能力計算在內。務求在保護之餘,也不會對穿戴者的活動造成限制。因此,板甲的靈活性實際上比一般想象的要大,可以作出大部分基本動作,包括奔跑(當然會比常人慢)。

雖然防禦性方面做到了提升,靈活性也不錯,但依舊有缺點,就是逃跑的時候跑不動,而且摔倒後想要爬起來有些費勁。另外,鎧甲自身的重量對騎士造成的體能負擔非常高。一旦騎士需要下馬作戰,即使體能良好的騎士也很難做到長期作戰,不需要幾分鐘,就沒有力氣揮舞闊劍了。再者這玩意難以通風,因此加速看騎士體能消耗,很容易導致中暑。

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敵人會在瞄準了縫隙進行砍殺,如果被砍傷,必須褪下鎧甲才可以資料,而褪下這玩意最少也需要5~10分鐘。

15世紀最強護具-板甲,華麗的外觀,精良的防護,致命的缺陷

雖然普通的刀劍對板甲的傷害力不大,但是長柄大斧、瑞士戟、釘頭錘,甚至大劍、闊劍依舊可以對其造成傷害。如果遇上有力氣的對手,而對手的武器正好是鈍器,那就自求多福。一錘子鑿上,鎧甲沒事,裡面的人就慘了。不過可以肯定,板甲對於弓箭傷害的防禦性非常好,目前還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板甲可以被弓箭射穿。

從14世紀開始至17世紀初,板甲一直是歐洲武士的潮流。不過隨著火器的出現,使得鎧甲漸漸消失了。在大型火繩槍面前,雖然板甲可以避免子彈貫穿,但卻無法卸去子彈造成的衝力。等到滑膛槍及燧發槍發明之後,板甲的防護能力已經遠遠不及槍械強大的威力,因此漸漸步入衰落。最後,隨著冷兵器時代的落幕,板甲消失在歐洲戰場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