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筆記:機場的細節

北京筆記:機場的細節

梁東方

機場是一個離別和重逢的地方,是一個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遙遠的地方去的所在。

機場上與你迎面走過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可以用全球定位來判斷其所從來處與所欲往之地的。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場合,是一個看看我們這個星球上不同區域的各個不同的人類成員的好機會。

當然,這也是一個舞臺。一個可以藉以做國際化展示的舞臺,一個即便普通人也可以產生相當的T臺感的地方。所以就有了那些還在CHECK-IN,就已經把乘坐飛機長途飛行的時候需要戴上的枕套,套在了脖子裡的人。這一度使人疑惑,飛機上不是也會提供標配的枕套嗎?或者自己買的才最適合自己吧。不過這樣早早就戴上,似乎已經成了一種互相併不明說的時尚,一種在機場這個特定場合裡的表示自己即將長途飛行的標誌,酷酷的的標誌。這已經是讓自己區別於他人,區別於那些不坐飛機的人,不長途乘坐飛機的人的一種外在符號。一些人在很多時候是需要的這樣的符號的,有了這樣的符號,他們會自己將自己推上彷彿有聚光燈的舞臺,獲得人生的表演感,從而獲得自我確認,確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

除了偶或可見的戴著脖套的人之外,CHECK-IN的時候也有那種嘴巴不停咀嚼的人。這種據說是從美國流行起來的公共場合的私人行為,表示著一種自己做自己的事的鎮定、的不受打擾:你們視若重要關口的機場,在我連嚼口香糖都不會暫停,我還會一如既往地嚼啊嚼,反芻動物一樣嚼啊嚼……

北京筆記:機場的細節

這樣的細節其實都是幸福的標誌,在更深的焦慮抑或煩惱中的人,也就無心這樣操作無視這些操作了。比如,這兩位送孩子出國讀書的父母,他們緊張地跟著推著小車CHECK-IN的兒子走到櫃檯前的時候,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大行李超重,第二個問題是隨身的小行李超尺寸。超重的大行李需要現場打開往外拿東西,一直拿到23公斤及其以下;而超尺寸的小行李則需要換成尺寸小些的箱子,或者乾脆花錢託運。那身板尚嫌單薄的小夥子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既要面子又不免有些慌張,而父母在旁邊則急急地幫著他翻檢東西,同時就是換個小箱子還是花錢託運小行李進行著緊張的討論……

因為要把手機裡的國內SIM卡拿出來,我們在服務檯前詢問值守櫃檯的年輕女士,她很熱情地給提供了針線盒。不過針線盒裡只有線沒有針,那年輕的女士又趕緊去找曲別針,未果之後很智慧地將胸牌摘了下來,那後面是有一根別針的。她的服務是盡心盡力令人感動的,因為沒有針沒有曲別針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天經地義地說沒有了。她不僅僅是在做工作,更是在對人進行無私的幫助!在茫茫人海里,在公事公辦的繁雜程序中,這樣人和人之間互相以類的光輝照耀著的時候,是我們沉浸在人之為人的幸福中的高尚時刻。儘管它總是一閃而過,下次相遇可能是第二天,也可能是很多年。

在手機充電的臺子邊,我們立定了感慨著。手機充電的位置是沒有座位的,任何人都只能立定了,或者乾脆坐到行李車上,人們會因為站著太累而自然地坐到距離地面很近的保護玻璃牆的欄杆上,甚至坐到地上。這樣的坐姿,是這最現代化的候機大廳裡的另外一個小小細節。

北京筆記:機場的細節

下一個細節就是安檢通道入口的閘關了。在這裡所有送行的人都必須止步,分別的時刻真正到來。人們紛紛合影,紛紛請求路過的其他旅客給幫忙拍照,或者乾脆是兩撥合影的人互相拍照。人們普遍會分外客氣,幾乎沒有被拒絕的情況發生。

在這裡,情人會再一次擁吻,父母會終於紅了眼圈……世界是廣袤的也是孤單的,真正能在人生的現場裡始終和你在一起的,其實就只有眼前這幾個人。好在分別只是物理距離上的分別,今生今世,你們的心將永遠在一起。分明地體會到了這一點的人們啊,任何遙遠的分別,任何漫長的旅程,也就都已經不在話下。

那早早地戴上脖套抑或一直嚼著口香糖的表演性的、刻意的輕鬆,現在,終於在自己這裡化為無邊無際的釋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