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經遠艦」考古完美收官 出水文物500餘件

甲午海戰“經遠艦”考古完美收官 出水文物500餘件

2018年9月25日,在遼寧大連莊河老人石附近海域,“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圓滿收官。圖為考古工作人員把出水的“經遠艦”遺物進行轉運。 文字來源:人民網 王華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甲午海戰“經遠艦”考古完美收官 出水文物500餘件

這是繼“致遠艦”後,甲午海戰遺蹟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經遠艦”對於近代史、海軍發展史、世界海戰史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考古隊員在海床面以下5米處發現懸掛於艦舷外壁的木質髹金“經遠”艦名字牌,確證沉艦為“經遠艦”。 文字來源:人民網 王華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甲午海戰“經遠艦”考古完美收官 出水文物500餘件

水下考古清理出鐵、木、銅、鉛、玻璃、陶瓷、皮革等各類遺物標本500餘件,包括鍋爐、斜桁、舷窗、艙門、鐵甲堡襯木等艦體結構,毛瑟步槍子彈、左輪手槍子彈、37毫米炮彈、47毫米炮彈等武器裝備,以及銼刀、扳手、旋柄等船載工具。 文字來源:人民網 王華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甲午海戰“經遠艦”考古完美收官 出水文物500餘件

目前確定“經遠艦”殘存艦體全長約80米、寬12米,在水下呈倒扣狀態,軍官艙等重要艙室及艙面武器可能被保存下來。圖為考古工作人員把一片“經遠艦”裝甲進行吊裝轉運。 文字來源:人民網 王華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甲午海戰“經遠艦”考古完美收官 出水文物500餘件

本次考古調查工作結束後,考古隊員對水下遺址進行了“犧牲陽極保護法”等保護措施。至於“經遠艦”能否被整體打撈,尚待專家研究論證,如各方面條件都具備,或許會重見天日。圖為考古工作人員把出水的經遠艦遺物進行轉運。 文字來源:人民網 王華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