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江豚白鰭豚同現長江,年輕小伙趕著回村就業

齊魯網9月30日訊 於昨晚播出的山東衛視全國首檔生態商養成節目《美麗中國》第三期中,守護江豚的蔣憶、用音樂做環保的張長曉、全國“時代楷模”王傳喜先後分享了他們的環保故事。

江豚數量得到保持

白鰭豚也驚現長江?

自稱“豬豬俠”的90後湘妹子蔣憶講述了她和志願者團隊在江上保護“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的故事。蔣憶自畢業後便全職投入到江豚保護的公益事業中,從孤身一人到現在的七個江豚守護隊,她經受了無數質疑甚至威脅,但她表示“自己毫無畏懼”,可謂是當之無愧的“豬豬俠”。

《美丽中国》江豚白鳍豚同现长江,年轻小伙赶着回村就业
《美丽中国》江豚白鳍豚同现长江,年轻小伙赶着回村就业

然而保護江豚很可能會影響到漁民的利益,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蔣憶表示,他們會向當地的漁民傳授生態科普的相關知識,引導他們保護江豚併成為當地的嚮導,這樣既可以保證漁民的經濟來源,又可以保護江豚。嘉賓周宏春老師也為蔣憶的付出點贊,稱保護江豚不僅僅是保護這個物種,更是在保護長江的水生態系統,保護我們的美麗中國!

《美丽中国》江豚白鳍豚同现长江,年轻小伙赶着回村就业

蔣憶還在現場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從2012年到2017年底,在政府,社會公益組織和公眾的共同努力下,長江江豚的數量基本沒有下降。更令人興奮的是,在尋找江豚的途中,蔣憶和她的團隊居然看到了已經功能性滅絕的白鰭豚!這說明各界機構組織這麼久以來在長江上所做的各種保護工作,都是值得的,有回報的!

《美丽中国》江豚白鳍豚同现长江,年轻小伙赶着回村就业

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年輕小夥趕著回農村

全國“時代楷模”、山東省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分享了代村的環保發展故事。從曾經的落後村到如今的“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從曾經的髒亂窮差到如今的環境優美、高樓林立,村民人均收入6.5萬元,王傳喜功不可沒。吳學蘭老師稱其為“中國美麗鄉村”的樣板,還提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從前農村被形容為“九九(老人)三八(婦女)六一(小孩)部隊”,而如今的代村年輕人都願意回來工作,農村不再是一個“空心村”了,這才是真正的美麗鄉村。

《美丽中国》江豚白鳍豚同现长江,年轻小伙赶着回村就业

上圖:建設前的代村

《美丽中国》江豚白鳍豚同现长江,年轻小伙赶着回村就业

上圖:建設後的代村

薩蘇提到,代村能有如此成就,是因為他們非常重視生態平衡。在村子發展過程中,王傳喜堅持“要生態也要發展”,在搞好全村經濟的同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向汙染項目堅決說“不”。這樣的認知和思考,值得“中國每一位百里侯”學習。

《美丽中国》江豚白鳍豚同现长江,年轻小伙赶着回村就业

上圖:綠色發聲人王傳喜

另一位綠色發聲人、中意文化交流的獨立音樂策展人張長曉則用音樂做起了環保。周宏春稱讚他創造了環境的文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大家環保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不可捉摸,而是切實存在於我們身邊的事,並且人人都可以做到。吳學蘭則希望他用無國界的音樂多多傳播中國的迷人能量。

《美丽中国》江豚白鳍豚同现长江,年轻小伙赶着回村就业

上圖:綠色發聲人張長曉

每週六晚21:20,敬請關注山東衛視《美麗中國》,你的選擇就是地球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