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把農業戶口炒上了天?

戶籍制度改革,牽動億萬人民的心。取消農業戶口,把農民的戶口都稱謂為居民戶口。農業戶口在改革的浪潮裡已經成為歷史。但是,現在卻把農業戶口炒上了天。仔細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感性的震憾。

為什麼現在把農業戶口炒上了天?


農業戶口自1958年1月開始實施跟隨整個社會56年,半個多世紀以來它給我們帶來過身份的榮光,但也阻礙過前行的腳步。2014年7月國家取消了農業戶口,這給農村帶來了無限的發展空間,也將給農民提供了城鄉一體的巨大的實惠。農民是樂見其成,常常說它是很自然的事情;城市也期待著城市支援農村成果的不斷顯現。取消農業戶口就是城鄉壁壘打破的開始!自然也是人情感的反映!

二是未來的期待。

為什麼現在把農業戶口炒上了天?


既然都是居民戶口,那期待的事情就很多了。農民子女能否進城上學?城裡人能否到農村買房?所有居民是否都可享受農村集體的權益?譬如,所有居民是否都可以獲得農村土地?戶籍制度改革前農轉非人員,有的又十分期待非轉農。農民是否可以享受城市醫保?不過,這個期待從2019年就可實現。這麼多的期待,也是把農業戶口炒上天的動力所在!

三是可否再獲益。

為什麼現在把農業戶口炒上了天?


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集體土地有嘗退出”政策,把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視點聚焦,宅基地適度放活使用權這塊蛋糕如何切割成了焦點。這無法避免農村居民的利益再次獲得。難免引發城裡人葉落歸根者農村養老居住的話題,或者工商資本進入農村的話題。這都無一不涉及農業戶口問題的探討!

四是聚焦非轉農。

為什麼現在把農業戶口炒上了天?


農業機械化率的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強度不斷降低,城市人工智能、工廠自動化的推進,企業用工量的減少,難免催生了部分已經農轉非者在思慮可召非轉農?非轉農後的利益是否和農轉非時的利益相同。譬如,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想非轉農,服役期滿回鄉,城裡失業回鄉,非轉農子女繼承農村財產等等,都是關係到戶口回鄉後能否享受原農業戶囗待遇的問題。

諸如以上所述,皆事關絕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都是和農業戶口有關係的問題,都是戶籍制度改革後的一些謎茫。所以,農業戶口雖已消失不在,但卻被久炒上了天!

戶籍制度改革,一石激起千層浪。取消了農業戶口,把農民和城裡人統一稱為居民,把他們的戶口都稱謂為居民戶口。農業戶口已經在改革的浪潮裡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現在卻把農業戶口炒上了天,好似取消了農業戶口有多麼的遺憾似的。仔細分析起來,無怪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一種情懷的釋放。農業戶口自1958年1月開始實施跟隨我們56年,半個多世紀以來它給我們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羈絆。2014年7月國家取消了農業戶口。這是給農民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農民也可以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務,農民自然是樂見其成,說它道它是一種感恩的情懷釋放;城市也樂見其成,是期待著城市支援農村成果的不斷顯現。農業戶口的取消就是打破城鄉壁壘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