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位於咸陽市永壽縣甘井鎮西南4.2公里處杜家磑村西的雲寂寺,又稱雲寂禪寺,民間稱之為“杜家磑寺”,歷史上曾經是全國名剎之一。該寺規模宏偉,建築年代無考,曾於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重修。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召見寺內僧人釋寶金,賜袈裟、賜“汝照禪師”,詔翰林學士宋濂“為之銘”。宋濂所撰碑銘全文載《永壽縣·鄭志》,向稱名碑。該寺因之聲譽廣播,名噪一時。

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傳說當年寺院殿宇嵯峨,古木森森,有一景觀名曰“槐抱碑”。因歷經滄桑,樹身朽空,一次雷擊後樹心竟露出一通石碑來,堪稱奇蹟。寺院山門高聳,兩邊有鐘樓、鼓樓對峙。寺院屢遭兵焚,原寺已不復在。上世紀90年代雲寂寺修繕一新,恢復了鐘樓、鼓樓,新建了仿古大殿。

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寺內現存鐵鐘一口,佛像三尊,明釋迦牟尼佛像一尊,汝照禪師舍利塔各一座,這些鎮寺之寶默默訴說著寺廟輝煌的過去。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所鑄大鐵鐘,鍾高2.5米,鍾裙外徑1.8米,重達6噸,原木重擊,聲音渾厚,響徹方圓幾里地,圖文結合的精妙使它獨具一格。外壁上端鑄有當時縣內一些村鎮名,下端飾有獸面紋和草葉紋,下沿花瓣形。鍾銘記述了鑄鐘意願,當時縣令、主簿、校尉、寺院主持及捐鑄者姓名等。該鐵鐘比西安鐘樓建造於明成化年間的明代古鐘還重1噸,時間也早300多年。與西安市文物局1997年仿製的景雲鐘相比,高出0.05米,鍾裙外徑寬出0.15米,重量相當。

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傳說香火鼎盛時期寺院佔地百畝,僧人千計,南北山門朝暮由一僧人騎快馬關啟。

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你不知道的咸陽:走進千年古剎——永壽雲寂寺

距離雲寂寺兩三里有一棵1700多年曆史的豹榆樹,《永壽縣誌》記載,它曾經是長在雲寂寺院裡的。寺院僧人每天夜裡騎馬去關山門的時候,便把馬拴在這棵樹上。後來,寺院屢遭損毀,只有這棵樹鬱鬱蔥蔥。寺院多次重建後,樹便長在了寺院之外。該樹歷經滄桑,充滿傳奇色彩。豹榆樹樹冠雄偉,挺拔高大,枝葉葳蕤,濃蔭蓋地,樹高近20米,樹圍6.71米,需要7人才能合抱,樹冠覆蓋面積242平方米。豹榆樹樹根凸露地面,盤根錯節,猶如巨蟒互相纏繞。更奇特的是該樹樹皮是灰色或灰褐色,裂成不規則鱗狀薄片剝落後,露出紅褐色內皮,凸凹不平,極像豹皮花紋,所以民間稱這棵榔榆樹為豹榆樹。在全國範圍內僅有四棵,被專家稱為林木中的活化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