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Artist Spotlight 是 Creative Talent Network (CTN) 展示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平臺,每一次採訪的對象都是行內大觸,你可以從他們的工作、職業、流程和故事當中,獲得靈感。他們大多和我們一樣出身平凡,在曲折的道路上艱難求索過,並且逐步成長擁有自己的事業,成為專業人事。

這次的專訪對象是 Iain McCaig,稍微瞭解一下他的履歷,你會為之驚豔。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1990 年,Iain McCaig 就加入工業光魔,隨後進入盧卡斯影業。也許你從來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但是你的電腦中極有可能還存著他曾經制作過的電影和遊戲。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作為概念設計師,他設計了這二十多年來眾多經典的特效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星球大戰:西斯的復仇》、《星球大戰:克隆人的進攻》、《星球大戰:幽靈的威脅》、《奇幻森林》、《銀河護衛隊》、《泰坦隕落》、《巨人捕手傑克》、《復仇者聯盟》、《異星戰場》、《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彼得潘》、《星際旅行6:未來之城》、《終結者2:審判日》……

作為製片人,監製過《異鄉人》和《西遊記之大鬧天宮》(2014);導演過遊戲《上古卷軸:傳奇》,以及短片《臉》;更是參與了《星際迷航:新航程》的服裝設計;《星星的故事》特效製作。2 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在 Gnomon 教授概念設計……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這樣的大觸到底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專訪中的內容會給你答案。

Q:能不能跟我們說一下你現在在做什麼,以及怎麼開始這些工作的麼?

A:我現在主要忙於兩個領域:電影和出版。我是一個完全的自由職業者,在加拿大和加州的家裡都有工作室。在兩個國家不同的地點工作,來回切換確實有點棘手,不過這兩個領域對我而言,都不是太難的事情,因為對我而言,它們本質上都是同一件事情:講故事。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動畫製作,在加州北部的 Korty Films 做芝麻街的動畫。不過後來我選擇離開,成為了一名插畫師:在倫敦專門為圖書繪製插畫,給唱片繪製封面,並且持續了整整十年。隨後,我回到了加州,並且改行從事電影行業——入行的時候終於是拍攝真人了,這和最初所從事的動畫電影有著巨大的差異。最具有諷刺意義的一點在於,我所做的絕大部分的工作,是寫劇本。隨後,我參與制作的電影又成了動畫電影——我又回到了原點!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Q:屬於你的動畫之路是什麼樣的?你是否一直著迷於動畫和美術?

A:正如同我之前所說的,最讓我著迷的,始終還是故事。文字和圖片都只是用來交流的工具,是途徑,對我而言,沒有比讓它們服務於故事更有意義的事情了。

對於動畫的學習和訓練,幾乎完全來自書本,為此我翻了無數的書,我幾乎把 Winsor McCay 和 Disney Studios 能找到的所有和繪畫有關的書都看了。而專業的藝術培訓則來自於 Glasgow School of Art 以及一大堆慷慨無比的同事,沒有他們,我會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畫下去。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Q:這條道路最終將你導向哪裡?

A:做了10年的插畫師之後,我又開始了概念設計師和故事板藝術家的工作,隨後是編劇,導演,製片人和作家,到處巡迴,就這樣又是25年。很多人激勵著我,啟發著我,我也因此開始教授藝術,講述故事,這是我30多年來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Q:促使你不斷成長的藝術靈感是什麼?它們是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改變的?

A:我早期的靈感來自於 Robert Osborn,Gerald Scarfe,Alexander Calder 以及同樣製作動畫的同事 Ronald Searle,同時,我也很欣賞編輯漫畫家 Pat Oliphant 和 Herblock 的作品。

在我小時候,我的藝術之神是 Norman Rockwell, Frank Frazetta, 以及 James Bama,然而,當我在18歲隨著家人搬到英國的時候,發現那裡少有人聽說過他們的名字(當時是70年代中期,不像是現在的世界,網絡讓一切信息都非常容易獲得)。這意味著我必須在這裡找到新的「偶像」,或者說學習對象,就像 Arthur Rackham 和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這樣的藝術家。直到有一天,所有的這些偶像都離我而去——我開始從現實生活中獲取靈感。現實生活是最好的靈感來源,也是最為巨大的靈感來源。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Q:你是怎麼知道 CTN 的?你覺得 CTN 給你帶來了什麼?

A:是我的前同事,影象工程師 Guy Vasilovich 給我介紹了 CTN ,並且強烈推薦了CTN EXPO。我真的很期待能夠見到 Tina Price,並且從她那兒瞭解更多信息。

對於CTN EXPO ,Tina Price 已經在我的耳邊嘮叨了很多年了,最終我決定註冊並加入。至於它到底給我帶來了什麼,我們可以在下一次我參加了 CTN EXPO 之後再來聊這個話題!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Q:在你看來,CTN 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和推進作出了哪些貢獻?

A:即使我尚未參與過,對於 CTN 的寫生活動環節也有所耳聞的,這對於每個藝術家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練習,最關鍵的是它足夠有趣,古怪的服裝和有趣的主題足以消解學術界對於藝術和繪畫本身的影像,非常接地氣。而這一點和我年輕的時候追求藝術的樂趣不謀而合,只有當我們把一個事情當作遊戲的時候,才能真正不當回事,徹底放開,對吧?這足以讓那些煞有介事胡思亂想的批評者閉嘴,因為在原始的樂趣和對於藝術的追求之下,這些人的嘲笑是沒有任何力量的。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Q:我們現在能在 CTN 看到你的哪些項目呢?

我現在正在給 Mary Shelly 的 《Frankenstein》繪製插畫,並且撰寫一本關於視覺化故事呈現的書。接下來,我還準備製作一部名為《Kong》的動畫唱片,並且幫助 Kerry Conran 開展他的下一個真人秀項目。不過,你不會太早看到它們的。聖誕節還沒到呢,怎麼能這麼早就把禮物拿出來呢?哈哈 ~

原來從小到大看的那麼多特效電影,都是出自他的手

Q: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工作流程?

無論是傳統的,還是數字化的項目,我都會使用最基本的三步法來製作並抵達最終的設計目標。

第一步:從想象中獲得想法,試圖捕捉心中所有的激情和感受。

第二步:如果想象不足以支撐起輸出足夠好的設計,那麼應該試圖在現實生活中探索,在大量的圖紙和素材中研究和摸索,直到最終能夠作出設計。

第三步:啪!將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做的所有工作放到一起,一個集合了所有想象力和來自現實的真實研究的圖景,就在眼前展開了!同時,再把第一步和第二步探索的所有過程去全部隱藏起來,所有人都會認為你是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