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推動農村廁所建設標準化

农业农村部:推动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

今天,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在山東省淄博市召開全國農村改廁工作推進現場會。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表示,近年來,有關部門積極推進農村改廁,取得了一定成效,53.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廁,近一半農戶進行了衛生廁所改造。今後要按照“有序推進、整體提升、建管並重、長效運行”的基本思路,推動農村廁所建設標準化、管理規範化、運維市場化、監督社會化,引導農民養成良好如廁和衛生習慣。

韓長賦說,農村改廁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比如工作進展不平衡,中西部特別是地處偏遠、自然條件較差、經濟欠發達地區或山區,衛生廁所普及率明顯偏低;推動方式簡單化,一些地方沒有考慮自身基礎和現實條件,簡單採取自上而下定任務、下指標的方式推動工作;群眾積極性未充分調動起來,一些地方政府大包大攬;技術創新跟不上,科技研發相對滯後,尤其缺乏適合高寒、乾旱等特殊環境下廁所改造的技術。這說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各地各部門要持之以恆把農村改廁這一惠民實事抓出成效。

小廁所,大民生。韓長賦表示,農村改廁工作的目標是,到2020年,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要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廁所糞汙基本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管護長效機制初步建立;中西部有較好基礎、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力爭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等地區,衛生廁所普及率明顯提高。

會議提出,要組織開展農村廁所現狀大摸底,以縣域為單位摸清農村戶用廁所、公共廁所、旅遊廁所的數量、布點、模式等信息,建立專門臺賬,查找存在問題。要科學編制建設規劃,綜合考慮地理環境、經濟水平、農民生活習慣等因素,合理編制農村“廁所革命”專項方案或規劃。要合理選擇改廁標準和模式,結合本地區農村實際,研究制定地方相關技術標準和改廁模式,為農民群眾提供多種選擇。要建立完善管護運行機制,建管並重,明確管護標準,以及農村戶廁維修與糞汙收集轉運處理責任主體,做到有制度管護、有資金維護、有人員看護,形成規範化的運行維護機制。

(經濟日報 記者:喬金亮 責編:武亞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