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看似簡單的驗房,演成了過場

購房指南

正所謂防患於未然,關於收房,正確的收房流程是怎樣的?作為業主,該如何驗房才能規避風險?入住後出現質量問題又該如何處理呢?


別讓看似簡單的驗房,演成了過場



收房流程都有啥

各開發商流程會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包含有以下重要環節:

1.通知交房

在合同約定時間內,收到入住通知書,準備材料。

2.查證資料

確認業主身份,領取《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竣工驗收備案表》、《管線分佈竣工圖》,前三個必須是原件。

3.簽署繳費

簽署文件,結算房屋的面積補差、物業維修基金、契稅等相關費用。

4.驗房

由物業陪同業主對新房做綜合性驗收,填寫《住戶驗房交接表》。有問題可提出整改要求,並籤書面整改協議。

5.收房

領取鑰匙,簽署房屋交付確認書,完成整個收房過程。

注意一定要掌握“先驗後收”的原則。

目前很多開發商為了讓自己佔據主動性,採取先交錢填表簽署文件後再驗房的手段。

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業主在購房籤合同的時候應當把合理的收房程序附加到合同裡,必須先驗再收,或在簽署文件的時候註明“屋內情況未明”或者“未驗房”等字樣,即使驗房的時候出現什麼問題,也能靈活應對和處理。


收房最重要的不是“收”而是“驗”

不要想著裝修的時候整改,質量問題,裝修也挽救不了。驗房時如果發現問題,直接記下來,通知開發商,他們會很快就修理好,若是已經確認收房後,再找開發商處理,那麼他們的辦事效率就是龜速了。

1.先從門看起

肉眼檢查門是否完好,有無劃痕,是否傾斜變形,門框的密封是否嚴密,門和鎖開關應是否靈活。

2.牆面地面是否有空鼓

空鼓是交房中最普遍問題之一,會導致牆面開裂、地磚變形,後期整改很麻煩。

檢測方法是,拿著空鼓錘逐一“掃雷”,如果出現空響,則用空鼓錘輕敲周邊,以確定範圍。按照規定,如果空鼓面積大於20cmX20cm,則需要開發商整改,如果小於則不需要整改,後期裝修過程中即可修補。

3.驗地平

用紅外線水平儀側地平,看牆面陽角是否與地面垂直。

4.檢查窗戶

一方面窗邊與混凝土接口是否做到沒有縫隙,玻璃是否完好合規,開啟關閉是否順暢。窗臺和陽臺下面有無水漬,如有則可能是漏水。另一方面還要檢查窗戶上下框垂直線與牆面的垂直線是否平行。


別讓看似簡單的驗房,演成了過場


5.檢查管道

看房間的各個水管是否有水的供給,看水是不是順利從排水口地流走,尤其是陽臺之類的排汙口。

6.測試電源

電路是否正常,每個插座電線是否齊全,需要利用驗電儀,對室內插座一一進行檢驗。

7.檢查防水

閉水實驗是必須要做的,重點檢查廚衛的防水。其它細節檢查完後,將驗房的問題整理出來,反饋給開發商;購房合同上約定了整改期限,切記等到整改完成後再籤“商品房交接確認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