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應不應該進行「金錢獎勵」方式?

個人觀點:

如果我當高中老師對待成績好的,我不會在“金錢”上下功夫,我覺得不能給學生灌輸一種思想,為了能夠得到一小筆財富才去努力學習。

現在往往很多父母,為了能讓孩子能夠考一個很好的成績,就不管什麼條件都答應自己的孩子。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習慣,往往會讓孩子形成一種依賴的心理,我只有考試好,那麼我想要什麼你就給我買什麼。這樣只會讓孩子心中只知道考試成績,只要成績高,就能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如果孩子有這種思維對他後期人生不一定有好處。

我認為不管老師和父母對待孩子要有一定的理念性,成績高低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好壞。當然如果孩子能在老師和父母的引導下也是對孩子有很大好處的,我建議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你可以從教育角度去進行獎勵。

1、可以利用(獎勵金)買課外讀物(最值得推薦)

我記得我在高中階段我的語文老師就建議我們用班費買一些《讀者》、《散文》之類的雜事,讓我們全班級輪著閱讀,老師說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寫作能力。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我們那個老師是真的很明智的一個好老師。我覺得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往學習上進行努力,而不是用一些“金錢獎勵”作為學生之間的一種比較。這種行為往往會對那些成績一般般的人一種打擊,讓他們產生嫉妒心裡,從而對學習感到厭惡。老師應該明白自己學生目前都是處在一種叛逆階段,應該加以引導,而不是從一些其他手段來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應不應該進行“金錢獎勵”方式?

2、家長必須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學習和金錢並不是可以劃等號的,金錢只是為了鼓勵孩子學習期間的一種鼓勵。必須讓孩子從內心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不是說家長不可以獎勵孩子,只是希望家長再獎勵孩子的同時,你應該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不管進步的多微不足道,家長對孩子的口頭獎勵就是對他們的認可。

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應不應該進行“金錢獎勵”方式?

家長作為孩子的榜樣尤其重要,例如:現在好多家長對父母一點都不捨得,對他們孝心不夠,往往只對自己孩子好。其實這樣的父母就是在給你自己孩子做一個不好的榜樣,也許等你到你自己父母那一輩時候,你辛辛苦苦教育的孩子到時候效仿你的今天行為,不知道到時候你心裡會是什麼樣的滋味?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爭取在以後能夠大富大貴!所以,教育孩子父母才是第一任老師。家長以身作則,孩子自然而然的也會學習家長的教育方式和言行舉止,在未來說不準他們也會用相同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3、物質獎勵不等於金錢獎勵

現在好多家長和老師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給孩子買好的、吃好的、玩好的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獎勵,我認為其實不然。對待孩子物質獎勵是可以有的,但是不能做到什麼事情都要和金錢掛鉤。家長可以因為孩子一次成績考的很好捨得花錢大手大腳,如果又一次失誤沒有達到你的理想,難道你孩子需要花錢的地方你就不出啦?答案肯定是否認的。所以說,家長和老師不要把成績的好壞作為一個評定的標準,與其讓孩子們之間產生矛盾,不如變壓力為激勵,可以通過這一小點“獎勵金”作為孩子們共同學習交流的橋樑。只要孩子內心能夠滿足、得到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我相信孩子的學習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應不應該進行“金錢獎勵”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