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氣息濃郁的涼山巴洞古鎮

地名由來與概況

 巴洞原名“太平村”,始建於明末,因場南半里有“太平橋”得名,清初改為“把硐”,“巴山有洞,古名太平,獅子搖鈴,把守硐門”。描述的是進巴洞之前要經過一個兩山夾峙如門的地方,猶如巴洞的門戶,東是麻柿堡的山,西是溜沙坡的山,斜橫在門前的還有一座獅子山,如獅雄踞於外,人以“金獅把洞”相傳。清末至民國,始稱“巴洞”。

農耕氣息濃郁的涼山巴洞古鎮

1956年巴洞田壩裡的文藝表演(德昌縣檔案館提供)

2015年9月,省政府同意批准德昌縣撤鄉設鎮中,巴洞鄉設立為巴洞鎮。巴洞鎮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中部偏西南,距縣城12.5公里。轄區幅員面積113平方公里。轄先鋒、紅旗、前進、松柏、團結5個村,42個社,2016年總人口9640人,漢、彝、傈僳族等多名族雜居。2016年人均純收入13256元,耕地面積12390畝,農作物種植面積25290畝。

古鎮歷史

巴洞在新石器時代便有人居住,戰國至西漢時期的邛人也在這裡呆過。唐宋年間很長時間又是地方政權南昭和大理的屬地。元末舊將月魯帖木耳叛亂,大量明軍進入德昌平叛,之後軍屯。巴洞人先輩有一些人是明軍後人,但更多的是清代移民。

農耕氣息濃郁的涼山巴洞古鎮

2018年8月的巴洞

農耕氣息濃郁的涼山巴洞古鎮

2017年的巴洞

據載,清代中期至民間初年,巴洞場比較繁榮,場內擁眾多商鋪和6家有一定影響的旅食店,另外還有17家綢緞、布料、山貨、藥材、繅絲、火炮、紅紙坊、染房、麵館、鐵匠等店鋪。巴洞場後有槽房幾十家,造紙業極為發達。每逢場期,行商、攤販雲集,大批土特產品外運。待到蟲會、蠟會期間,市場更加的熱鬧。

農耕氣息濃郁的涼山巴洞古鎮

街上(2018年8月)

目前全鎮共有200餘家商鋪,巴洞遇上逢雙的集日,街上是熙熙攘攘的趕集人,買賣聲不絕於耳。每年正月十五的草壩場趕集更是熱鬧非凡。

巴洞原來在街上還有一座魁樓,有的老人曾見過,他們說:“大小與縣城的鐘鼓樓差不多,但更好看。”

清代大量移民進入涼山,各地移民自籌資金建省廟,由此形成了眾多廟宇。

全鎮以漢族為主,也有不少的彝族,此外還有一個彝族和傈僳族聚居的團結村,該村人口2400多人。

文化氣息濃郁

巴洞是德昌縣鄉鎮中文化氣息最濃的地方。上世紀七十年代街上還有許多人在唱川戲,茶館裡還有不少老人述說歷史。

農耕氣息濃郁的涼山巴洞古鎮

民族風情濃(2005年)

德昌縣檔案館珍藏有一張1956年拍攝的德昌縣巴洞的老照片,反映巴洞鄉場外稻田裡,巴洞婦女用文藝帶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積極宣傳婦女“半邊天”作用。

 傳說太平天國翼王石達軍師錢江領兵從會東來到巴洞駐紮下來,看見巴洞有很多良田美池,桑竹桃林,還有古廟魚洞寺的鐘聲,覺得像個桃園地,作詩詞記之。

時代特色的農耕

巴洞鎮所在的壩子海拔約1500米,農耕歷史悠久,一年一度的農耕“草壩場”已經非常有名。穿境的茨達河蜿蜒而過,即將竣工的和平水庫又將推動巴洞農業的巨大發展。

農耕氣息濃郁的涼山巴洞古鎮

熱鬧非凡的草壩場(2016年)

巴洞鎮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效果顯著。落戶巴洞的供港果蔬示範種植基地已經初具規模。

農耕氣息濃郁的涼山巴洞古鎮

巴洞新石器時代古人留下的文物(2007年)

2018年8月22日,巴洞鎮黨委書記尹輝介紹:“我們大力挖掘‘草壩場’農耕傳統文化,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和康養旅遊,以形成旅遊業和農業共同發展的格局。”

(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