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上書電影局,起訴豆瓣網,討伐影評人,電影博士畢導演這一年很忙。

就在前天,我們的作者楊時暘從工作單位那裡收到了一封畢博士的公函,他轉來給我們共賞[點擊此處可領教]。

而本號的讀者也都知道,同一天,還是槍稿誕生一週年的日子。

這一年裡,槍稿和畢博之間迸發了奇妙的緣分,彼此一起奮鬥,共同進步,都收穫頗豐,真是可喜可賀,可歌可泣。

而下文,則是一篇真誠的影評,作者給《逐夢演藝圈》送上了五星好評,我們覺得它幫助我們真正走近了畢博的心靈。

文老師,這電影真他舅子的有意思

文|呂過

作者簡介:法國哲學碩士,當過記者,也給藝術家做過助手,現在是自由編劇,自我定位是勤勞的寫作者。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1

總的來說,《逐夢演藝圈》是個爛片,但是爛的很有意思。但在評論之前,我們需要先端正一下態度。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珍藏光盤

一位比畢老師高明一點點的導演告訴我們:拍一部壞電影和拍一部好電影一樣辛苦

就像我們上學時明知寫的不對自己不會,還要一個勁的寫,爭取寫滿,好讓老師看著辛苦,給我們點卷面分。

畢老師的努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拿到了2分的卷面分。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2.1踩線上分

但如果我們細看畢老師的答卷,還是能在並不對題的回答中看出他的思考與探索,和其中被輕蔑的、被忽視的才華——只因它有點怪。

2

對於創作者,我一向很寬容。因此,當看到畢老師用大段旁白講故事時,我猜想他可能想在畫面與旁白之間探索出一種新型關係。

看到裡面眾多人物都用自己的聲音,分別講自己的小故事時,我欣喜於畢老師勇敢打破“配角為主角服務”這一劇作領域的黃金法則。

畢老師的同行莎士比亞說,生活就像傻子講的故事,滿是喧譁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唯一遺憾的是,畢老師並沒有放棄在影片中傳遞意義——儘管以最簡練的形式,但始終沒能跳出國產講故事者的窠臼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這種新型畫面與旁白的關係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畢老師說,他這部片子主題是要表達年輕演員在追逐演藝夢想時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障礙——家庭的負擔、愛情的消逝、流氓導演和製片人。

看得出,畢老師的自戀讓他幾乎無視這些障礙,美麗夢想怎麼可能被壞人阻攔?

為了刻畫描繪這些困難,畢老師苦心安排幾個A總,B總,C總。他們是油膩的中年男人,打著投資搞藝術的名義搞女演員。幸好他們的陰謀沒有得逞,觀眾理應對此拍手稱快。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XX總們就是主角逐夢路上必經的磨難

至於意義之外,這些人物的性格是否飽滿、故事是否曲折好看,均不在畢老師的考慮範圍之內。

可想而知,為了這種藝術效果,畢老師頂住了多少壓力。重點是一定要清楚明確地傳達影片主旨,讓人物為意義服務,這是中國敘事文學的悠久傳統。而結局也是符合中國審美的——苦心不會白費,努力就有回報,有情人終成眷屬

3

儘管片子拍得不好,但能看出,畢老師除了自戀,野心還很大(此處為褒義)。

《逐夢演藝圈》裡集合了我們能想到的一切人物典型。男人和女人,窮人和富人,踏實的和浮躁的,好色的與自律的,每段愛情都寫盡了無數人的悲歡離合。

把這麼多典型放在一起,畢老師想幹什麼?很明顯,簡單的一個故事已不足以承載他的野心。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這短短98分鐘的電影裝不下畢導胸懷整個娛樂圈的野心

他想做的,是完整地構建出一個演藝圈世界。併為此不惜破壞敘事節奏、打亂人物關係、肆意使用旁白、無視人物塑造、反對磨練臺詞、大膽使用素人演員。

如此看來,畢老師的失敗竟然帶有了幾分悲劇意味。他努力過,他失敗了。但是,一個世界怎麼能夠被壓縮進一兩個小時的時長裡去呢?於是他不得不提煉歸納典型,用現有的電影篇幅去傳遞更多的意義。

因此不是畢老師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老師

我堅信,在某個多維宇宙中,另一個畢老師已經拍出了完美的《逐夢演藝圈》,而我們看到的只是它在三維世界裡的可憐投影,一個傻子講述的故事。

4

卡爾維諾曾說過,所有的作家一生不過是在寫一部書,一本涵蓋一切,包容萬千的“宇宙之書”,而這本書永遠不會結束。

當詞語將宇宙概括,詞語本身也就成了宇宙。畢老師的電影也是如此,它無窮無盡,涵蓋一切,終將從演藝圈延伸到其他領域。

蔓延過少女的閨房、流血的戰場,寫盡世間所有的人情冷暖,在智者孤獨生活的山峰上回眸,然後義無反顧地奔向星辰大海。

因此,畢老師的野心是浮士德的野心,熱愛一切,追求一切,少一絲一毫都不叫一切。時間最終沒能停一停,畢老師只好儘量用電影去裝他的世界。

5

萬物與我為一,納須彌於芥子。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追求,也是畢老師的追求。觀看《逐夢演藝圈》時,我不停想到《清明上河圖》。在兩者背後,我看到了同樣的一種努力。

首先它們都是東方審美之下的產物;西方繪畫強調焦點透視,東方繪畫講究散點透視。焦點透視之下,人物分主次,而散點透視卻為畫中人物賦予了某種平等性。

試看《清明上河圖》,城門口收稅的官吏、歌樓前賣笑的妓女以及推車路過的販夫走卒之間並沒有高下之分,唯一的差別是在畫裡的位置不同。同樣,畢老師電影裡的幾個小故事也都沒有高下之分,都在傳遞著平等的意義。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畢導的電影如同《清明上河圖》般傳遞著平等,但卻有意識地選取樣本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畢導的電影如同《清明上河圖》般傳遞著平等,但卻有意識地選取樣本

其次,它們都體現出藝術家建造一個完整世界的勇氣。相較之下,張擇端只是截取了汴京生活的一隅,而畢老師則有意識地選取那些有代表性的樣本

有人吐槽說:電影裡的那些張總、方總個個面目模糊,缺乏個性。但是當我們想要描繪的是一類人時,個性有那麼重要嗎?正如馬克思用“逐利”描述資本家整體,畢老師也把“好色”的標籤貼在製片人導演光禿的腦門上。

6

感謝畢老師,保留了我最喜歡的故事——《逐夢演藝圈》最後那個男生和北京女友的異地戀故事。

儘管電影沒有交代它最後的結局,而它對電影整體也並沒有什麼影響。通常電影是完整的,有開頭,有發展,最後是結尾,每一個懸念最終都得到解答。

但是這個故事沒頭沒尾,像半空突然劃過的流星,對“正統”電影而言,是個不祥的預兆。它像是在說,電影總在試圖表現生活,而生活總是隨心所欲。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沒頭沒尾的故事才是生活啊

電影有始有終,生活的故事卻一直在發展變動。在每一班從海南飛往北京的航班上,都有人尋找愛情。

這才是畢老師的深意所在——看過這麼多電影,觀眾快要被電影定式給窒息了。事情可以不必是這樣——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總要有人推門進來,告訴觀眾“我確實患有乳腺癌”,然後瀟灑地離去。

7

a story can be anything.

希望大家說某部電影是爛片時都能想起這句話。當某部片子不合你胃口時,不妨多想一下。

是不是我太吃好萊塢敘事那一套了?

是不是太渴望用特效填補內心空虛啦?

是不是太執著於所謂三觀以致“著相”啦?

是不是我跟捱罵的導演一樣是個傻逼?

8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警惕所謂的“好片”。

假如主創足夠聰明,的確能夠摸清觀眾想看什麼,然後展開相應的操作。他們提供的產品能夠精準填補觀眾內心的空虛,恰到好處地滿足觀眾的幻想。

他們是聰明的造夢師。而我,一向不喜歡聰明人,更不希望大家變成智能養雞場裡舒服的家禽。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像《逐夢演藝圈》這樣的異類,突然闖入人們的視線,不管差評與侮辱,把人們從虛假的幸福寧靜中喚醒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畢導告訴我們,現實那麼壯烈,別總在電影裡做夢了

而爛片本身也是電影這種藝術形式進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突變。有的成功了,就成了後來的黃金法則,不過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

電影藝術之所以發展到今天的水平,與其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如說站在失敗的肩膀上,站在千千萬萬個畢老師的肩膀上。

感謝畢老師,讚美畢老師

最後,我想把一首日本歌謠獻給畢老師。

不是畢志飛辜負了電影,而是電影辜負了畢志飛

編者按:上文原載豆瓣影片頁,作者授權轉載後,還特地給我們寫了這一段後記——

曾經有段時期,所謂爛片給了我很大的樂趣,甚至超過了許多經典電影。觀看爛片的時候常能夠體驗到一種超脫的自由,完全置身事外審視銀幕上發生的情節,而不是被故事帶著走。一種常說的“出戏”狀態,也可以稱之為布萊希特式的“間離”。出戏後可以更從容地思考導演要在這裡表達什麼意圖,在別人失敗的地方如何換一種方式成功。觀看爛片時的覆盤是即時進行的,失敗能教會我們更多東西。

論語裡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逐夢演藝圈》真有很多人說的那麼爛嗎?從許多方面來看它都是笨拙的,但我在這許多失敗的背後看到了導演的真誠。畢志飛不是有意要做成爛片,他的確在電影表達自己的感受,努力而勉強。這點真誠已經足以讓他超越許多同行。他的失敗只是能力問題。如果讓我去拍自己的故事,剛開始很可能也會失敗。所以我才引用了《悲情城市》裡的一句臺詞:同運的櫻花,儘管飛揚的去吧,我隨後就來,大家都一樣。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