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曹妃甸國際河豚節」極品河豚王源自曹妃甸獨特海洋環境

曹妃甸海域所產的河豚,不同於別處,還要歸結於曹妃甸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因之形成的特定的海洋環境。 正是曹妃甸獨特的海洋環境,造就了個大、味美、肉質佳的極品河豚王。


「迎曹妃甸國際河豚節」極品河豚王源自曹妃甸獨特海洋環境


先說大環境。對於曹妃甸,渤海就是大環境。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地處北溫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南、西、北為山東、河北、遼寧三省環抱,這就形成了一個相對較為封閉的大環境,不比黃海、東海、南海這些海域,時不時遭受風暴狂濤的侵襲。沿岸又有黃河、海河、灤河、遼河等大大小小數十條淡水河流注入渤海,為渤海帶來了豐富的營養成份。 海床也多為腐泥、於沙沉積,屬泥沙質海床,營養豐富,溫度較高。大量淡水不斷融入渤海,不斷和渤海海水交流,再加上南北溫差造成的海水蒸發量的巨大差異,又使得渤海較其他海域的海水鹽度要低得多(渤海鹽度為30‰,黃海鹽度為32‰,東海鹽度為31--32‰,南海鹽度為35‰)。正是這些海水浪潮的平穩度、海水溫度、鹽度,以及海水營養度的共同作用,從而形成了一個更加適宜魚蝦等水族繁衍生存的大環境。浩瀚渤海,儼然一個巨大的天然漁場,魚蝦富庶,因而素有“聚寶盆”的美名。


「迎曹妃甸國際河豚節」極品河豚王源自曹妃甸獨特海洋環境


再說小環境。渤海灣東北部的曹妃甸海域,地處北緯39度,冬暖夏涼,一年四季溫度變化相對平和,沿岸更是風光秀麗,鳥聲水色,生機勃勃,景色宜人。

曹妃甸海域,曾是古灤河的入海口,曹妃甸島也是在灤河入海的堆積、擠壓聯合作用下而形成的。《灤州志》載:“曹妃甸(島)在海中,距北岸四十里,上有曹妃殿,故名。……有攔扛沙三道,東自遼河口,西至大沽口”。大海中三道攔扛沙橫亙,曹妃甸島正是這些沙槓中露出水面的部分。

前有臥沙橫亙,北面溼地海岸逶曲相擁,從而形成了曹妃甸更為平靜的海域,是渤海灣中的海灣,總體波平浪緩。這裡正是古灤河入海而形成的古灤河潟湖。前有大海,數道海溝、海岔與之相連;北有小青河、溯河、青龍河、雙龍河等淡水河流注入,營養豐富,水體潔淨,又是一處更加美妙的天然漁場,所以曹妃甸海域自古也有“日產鬥金”的美譽。

奇妙的是,曹妃甸東部海域有一片約二十平方公里的區域,生長大量貝類,密佈海底,都是河豚喜歡的食物,吸引無數河豚來此繁育棲息,當地漁民高興地把這裡稱為“臘頭炕”。此處不遠,就在龍島附近,又有“東、西坑”,水較別處要深,海水、海床肥沃,水草叢生。茂盛的海草隨潮水起落舒斂,動盪飄搖,被當地人稱為“海底草原”,最適宜河豚繁衍生息。


「迎曹妃甸國際河豚節」極品河豚王源自曹妃甸獨特海洋環境


光照、溫度、鹽度,還有優良的水質,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幾近完美的海洋環境。每年農曆三月,大量的河豚都會來此聚集,產卵繁育,儼然是此處河豚、乃至整個渤海河豚,以及魚蝦水族的保育搖籃,是真正的一片“河豚海”。同時,也吸引和滋養了眾多極品的紅鰭東方豚,在此棲息繁衍。

曹妃甸獨特的地理,造就了曹妃甸獨特的水體。眾所周知,魚的味道都來自於養育它的水體,所以正是曹妃甸獨特的地理,最終造就了曹妃甸河豚的極致美味。

然而,地理不可複製,曹妃甸海域只此一處,對曹妃甸來說,這既是上天的精緻,又是大自然的慷慨饋贈。

如今,曹妃甸人緊緊抓住品種、地理、水體上的優勢,引入深海潔淨海水,大搞河豚規模養殖。神奇的是,通過人工養殖、人工控毒,人為地截斷了河豚毒素的外在來源,在保持曹妃甸河豚原有風味的基礎上,逐漸繁養出了微毒、甚至無毒的河豚,其中曹妃甸人工養殖的菊黃東方豚,還遠銷江浙等地,更以其獨特上乘的口感,贏得江南名饕老餮們一片彩聲。


「迎曹妃甸國際河豚節」極品河豚王源自曹妃甸獨特海洋環境


曹妃甸人工養殖河豚的事業,正越走越遠。可以說,曹妃甸河豚,給我們這些既好奇、又貪於口福的食客提供安全巔峰美味的同時,也正在預兆著河豚文化一次深遠的探索,和巨大的轉折。新時代的河豚文化,也必將因之破潮而出,如峰巒兀海,屹立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