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煎茶是一种加工绿茶,先经熏蒸,然后将茶叶揉捻成为卷状,经过焙干制成。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由于煎茶用蒸青的制作工艺,所以色泽更接近茶叶天然本色,更青绿一些。煎茶外观呈翡翠般的青绿色,口感甘甜、略有涩味。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煎茶始于中国,通常我们把喝茶称作泡茶,斯文点的还有煮菜、烹茶、点茶等说法,但一个“煎”字,令人油然联想起茶与中药的绵长渊源。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煎茶始是何时,起于何地,不能指实。但人们似乎可以从苏氏兄弟的诗句中,找到踪影。



北宋苏轼《试院煎茶》曰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




其弟苏辙有歌和之,诗云"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兄弟俩一致认为煎茶出自西蜀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那么,煎茶最初出自何人之手呢?

唐代赵璘在《因话录》中说唐代的陆羽"始创煎茶法"。很可能陆氏在总结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沏茶之法,加以改进,这可以根据陆氏在《茶经》著述中找到依据。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在最初,茶是作为药材饮用的,味道很苦,颜色与香气不佳,随着唐文化的衰退饮茶的习俗也一时不振。

在当时,茶的颜色与现在所说的绿色、淡黄色有很大的不同。茶碗一词也是那时产生的。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

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

《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

后经修订,

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茶经》的问世,

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


其后,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廷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茶道日益成熟。

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