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孩突然身亡,悲痛的爸媽這才發現,禍根半個月前就已經種下

都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對孩子來說,還是遠離為妙。

前段時間,長沙一位6歲男童突然發作狂犬病,最終不治身亡。悲痛欲絕的父母悔得痛不欲生,原來,半個月前,這個孩子在鄰居家玩耍時曾經被狗咬傷,爺爺看到他被狗追趕,頭部有傷口,於是問孩子是不是被狗咬到了,但孩子堅持說沒有咬到。於是父母就放鬆了警惕,哪知道十幾天後,孩子就病發身亡。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約500萬人被狗咬傷,其中200萬傷者是兒童,這些隨處可見的貓貓狗狗,真的是孩子身邊隱藏的大危險。

6歲男孩突然身亡,悲痛的爸媽這才發現,禍根半個月前就已經種下

狂犬病是兒童安全的致命威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的急性人獸共患傳染病,潛伏期短到10天,長的可以達到10餘年。

臨床表現為特有的恐水、怕風、恐懼不安、嚥肌痙攣、多汗、流涎、狂躁行為等。一旦發病,病死率達100%。帶狂犬病毒的動物是該病的傳染源,我國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犬隻,其次是貓、豬、牛、馬等家畜。

6歲男孩突然身亡,悲痛的爸媽這才發現,禍根半個月前就已經種下

兒童喜歡接近貓狗等小動物,但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容易被動物所傷。而且,因為兒童的個子矮,當狂犬迎面撲過來的時候,非常容易咬傷頭部或者面部、頸部及上肢,潛伏期短,發病較早,導致傷殘的機率要遠遠高於成人。

受傷後,有些孩子或是不善表達,或是怕父母責怪不敢開口,不願意主動跟家長說明情況,家長不知情就會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導致病發。

在兒童狂犬病病例中,還有一些孩子雖未被咬傷,但被抓傷、舔傷,或者是被帶病動物接觸到已有傷口,但未及時告訴家長,沒有得到及時處置和治療,造成發病。

6歲男孩突然身亡,悲痛的爸媽這才發現,禍根半個月前就已經種下

被動物咬傷抓傷需馬上處理

由於狂犬病一旦發病,死亡率高達百分之百,因此做好預防至關重要。

孩子被犬、貓等宿主動物咬、抓傷後,凡不能確定傷人動物為健康動物的,應立即進行受傷部位的徹底清洗和消毒處理。局部傷口處理越早越好,沖洗傷口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因為傷口像瓣膜一樣多半是閉合著的,所以必須掰開傷口進行沖洗,儘量擠出汙血。徹底沖洗後用濃度為2%~3%的碘酒或濃度為75%的酒精塗擦傷口。被咬傷後,傷口不要縫合或者包紮,以便排血引流。

6歲男孩突然身亡,悲痛的爸媽這才發現,禍根半個月前就已經種下

被動物咬傷後,即使是再小的傷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也可能感染破傷風,所以在被咬傷後的24小時內,要立即到附近的醫療衛生機構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抗毒素預防針。對於嚴重咬傷者,若傷口出血過多,應立即設法止血,然後再送醫院處理。

6歲男孩突然身亡,悲痛的爸媽這才發現,禍根半個月前就已經種下

教給孩子如何預防危險最重要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不熟悉的寵物,不要過分親暱;寵物的耳朵、尾巴、爪子是敏感部位,不要用力拉扯;它們吃飯、睡覺、抱著玩具的時候,不要打攪它們,它們護食、護玩具,可能會反擊;流浪動物、大型兇猛寵物應儘量遠離。另外,應讓孩子瞭解寵物的身體語言,不要讓孩子接近已經掀起嘴唇、露出牙齒、背毛豎起、大叫或後退著的動物。

最重要的是告訴孩子,一旦被動物咬傷,千萬不要向父母隱瞞,一定要即時如實告訴家長。

6歲男孩突然身亡,悲痛的爸媽這才發現,禍根半個月前就已經種下

孩子的成長需要成年人的呵護,作為家長,自身要有安全意識,多注意孩子的生活細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保護好孩子的同時,也要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