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曆史,現存地上的歸德府城於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動工,歷時八載,於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現存歸德府城之下同時疊壓著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時期修建的歸德府城、北宋時期的陪都應天府南京城、隋唐時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漢時期的梁國國都睢陽城、周朝時期的宋國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體的大型古城遺址。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北門“拱宸門”

北門因拱著北斗星,所以叫“拱辰門”。這裡的“辰”,是指北斗星。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內城西北

城內北門西邊,兩邊都是雜草叢生,路北邊有兩米多高的土堆,有車在土路上開過,那情景塵土飛揚,不僅眯眼,還咯嘴,誇張了一些,不過土確實挺多的,車開慢一些還好。

路南邊,有的是房子扒了,留下一些小土堆,和一些小房子,也有一些,房子扒了,有舊磚。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內城西

城內西邊,靠牆的一面還是有很高的土堆,雜草、還有一些小樹,土也不少,我剛到南邊的時候就遇見一個拉土的車,在土地裡狂奔,我彷彿看見了土塵暴,我騎著車子扭頭就跑,直達土都沉下去,我才過去......

路東邊大多是沒有人住的房子,有些可以說是危房了,也有一部分房子還住著人。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垤澤門

西門叫“垤(die)澤門”。“垤”作“丘”,古時說的商丘,不是指這座城池,而是指城西南的閼伯臺,那個高丘,就是“商丘”。水為澤,因為睢水自西東上,路經城南。西方有丘有水,所以西門叫“垤(疊)澤門”。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內城西南角

在這城內西南角,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臺階可以上到城牆上去,可以看到臺階經過時間的打磨,也是雜草叢生,上面也被人用鐵皮擋住了,在這上不去。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內城西南

在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這邊有好多人都在忙,為了有個美好的古城,而儘自己最大的力量。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拱陽門

南門因拱著“太陽”,所以叫“拱陽門”。一身被歷史沖刷的痕跡,歲月遮住了它年輕的面貌,賦予它永久的文化。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城南外的小院

這是在城南外的一個小院,四周都是水,院內的建築破破爛爛,也沒有人去精心打理,院內住有一對老夫婦,他們說這個地方,過一段時間就要重修,這個院子像是一個四合院,裡面中間是一棟大房子,周圍都是一間間小房子。院外由綠植包圍,後面有涼亭,給人感覺環境挺好。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張訓祠

為紀念“安史之亂”中為保衛睢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等人所建。園內有唐代“安史之亂”時因守睢陽而殉國的張巡之墓。

唐朝的睢陽是通往江淮的交通要道。公元757年,安史之亂叛軍為了打通睢陽南下江淮,派大將尹子奇率兵13萬奪取睢陽。 睢陽太守許遠求助於雍丘(杞縣)防禦史張巡。張巡立即帶兵3000進駐睢陽,與許遠守軍3800人合兵抗戰。 張巡善謀略,精兵法,此前已多次以少勝多,抗擊了安史叛軍。許遠自知軍事上不如張巡,戰守事宜全由張巡指揮。 張巡率眾抵抗,日夜苦戰,殺敵無數。有時一天多達數十戰。張巡等堅守了十個月,大小戰鬥400多次,殺敵12萬多。其間,城中的戰馬、麻雀、老鼠、樹皮、草根、紙、茶等能吃之物全部吃光,兵士僅餘400人,終因飢餓、疲憊至極,無力再戰,城池淪陷。張巡、許遠及南霽雲等將土被俘後罵敵不絕,英勇殉國。睢陽之戰以少勝多,阻住了安史叛軍的南下,保全了江淮,為平定“安史之亂”立下了大功。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應天書院

應天府書院前身為睢陽書院,是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que)所創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應天書院為府學,稱為“應天府書院”,並正式賜額“應天府書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為南京,成為宋朝的陪都,應天書院又稱為“南京書院”。慶曆三年(1043年),應天府書院改升為“南京國子監”,成為北宋最高學府,同時也成為中國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座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

北宋書院多設於山林勝地,唯應天府書院設立於繁華鬧市之中,人才輩出。隨著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應天府書院逐漸發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趙孟瞓(fen)《義學記》載:宋初時天下有四大書院,應天書院為首。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文雅臺大殿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文雅臺六稜亭

魯哀公三年(前492)孔子適宋與群弟子習禮大樹下,史有過宋代檀之說,即此。西漢時地處梁園(今商丘)之內,梁孝王在此建亭臺樓閣,嘗邀司馬相如、鄒陽、枚乘等在此燕集倡和,故有文雅之名。土臺高2米,面積8800平方米。原有房舍數憧,院內有兩層六稜亭,亭內有一石刻孔子行教圖碑,傳為唐吳道子所繪。現存孔子石刻畫像殘碑等,珍藏於睢陽博物館。文雅臺現為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期待商丘古城未來5-10年的變化!五年之約你來嗎?

賓陽門

東門叫“賓陽門”,因出東門迎著太陽,所以叫“賓陽門”。城東門外正在修建,路不好走,東門還沒疏通不能過,當時轉了一大圈子,才進到城裡面去,當時太陽的光芒也被時間慢慢削弱,沒能把城內東面轉一遍,等有時間再去轉轉。

五年之約!五年後以此文章為準再更新一下!希望有心的朋友可以幫我記一下,謝謝!

2023年10月1日-2023年10月8日下次更新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