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現場實驗引人反思,很多人每天都反覆這樣做,尤其是對孩子

最近,來自中東阿聯酋的兩株盆栽,

原因是宜家IKEA為了響應中東反霸凌日,

傳遞正能量促進社區和諧,

並受到早些年前日本江本勝博士的實驗

——《水知道答案》的啟發,

他們選用了兩株他們自己的盆栽

做了一個現場實驗——

讓兩株植物分別接受語言霸凌和語言讚美。

我們都知道語言暴力對人的影響非常大

宜家這個霸凌植物的實驗結果也是不言而喻!

然而,細思極恐——

這個現場試驗多麼像我們的真實生活。

我們當中有很多人每天反反覆覆

就是這樣做的

對別人,也對自己

這個現場實驗引人反思,很多人每天都反覆這樣做,尤其是對孩子

01 兩株植物完全不同的命運

實驗的地標就在阿聯酋的GEMS校園中,

被選中的兩棵綠色植物看起來一模一樣。

為了避免學生影響破壞實驗,

兩棵植物都放置在玻璃罩裡被保護起來。

此外,它們的待遇也是完全一樣的,

由工作人員每天給它們——

澆水、施肥、曬太陽……

不同的是,

在整個實驗期間,

放在左邊的那株盆栽,

接受著人們的語言霸凌;

放在右邊的那株盆栽,

接受著人們的言辭讚美。

這個現場實驗引人反思,很多人每天都反覆這樣做,尤其是對孩子

沒人喜歡你

沒人管你是不是今天沒來上學了

你就是廢物

你一無是處

你還根本就不算綠色植物了

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

講真,你這貨還活著麼

……

左邊的這株盆栽就是這樣每天頂著這些

否定、不屑、嘲諷、貶低的言語。

其實,人們對植物說出的言辭,

也折射出了我們在生活中的說話方式。

比如我們常會聽到:

你真笨,你超級笨,

你真是學校裡最怪異的小孩。

像你這樣的胖子就該好好反思,

然後節食減肥。

討厭,真討厭!

……

覺察到了嗎,

我們的說話方式裡,

不僅藏著我們的修養,

還反映出我們的思想、信念

可怕的是,這些東西塑造著我們的生活。

這個現場實驗引人反思,很多人每天都反覆這樣做,尤其是對孩子

學生們通過錄音的形式參與到這個實驗中,

給植物留下積極或消極的話

錄好的音頻給植物不停的循環播放。

學生們都覺得霸凌一株植物,

可不是一件常見的事情,

紛紛來圍觀。

他們發現,一週過後,

左邊這株被言語霸凌的盆栽,

漸漸的,開始慢慢枯萎。

這個現場實驗引人反思,很多人每天都反覆這樣做,尤其是對孩子

同時學生們還發現,

右邊這株被讚美的盆栽

就生長得很好、很漂亮。

當時它接受的讚美是這樣的:

我喜歡你做自己的樣子

一見你我就特開心

這個世界因你而改變

你真的很美

……

讚美的言辭滋養著這株盆栽的生命。

其實,不止是植物,我們每個人都渴望

得到他人的認可、肯定。

而我們人類對自己的認可和他人的賞識,

也是滋養生命的良好養分。

這個現場實驗引人反思,很多人每天都反覆這樣做,尤其是對孩子

GEMS學校的一名學院教師觀看了這個實驗,

非常有感觸,說這個實驗具有互動性,

能讓學生們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

這種方式所能傳達的思想會特別有力。

同時,這個實驗也給我們

提供了思考的另一個角度。

的確,這個對比試驗非常直觀的衝擊著認知,

令那些學生們非常震驚!

這個實驗才進行30天,

被霸凌的植物葉子就表現出枯萎和下垂,

明顯失去生長勢頭和高度。

而那些每天反覆說著消極的話的人呢?

他們無不是

一次一次對自己進行消極的自我暗示,

讓生命備受這種消極的思想的殘害,

他們又怎會擁有美好的生活經歷?

這個現場實驗引人反思,很多人每天都反覆這樣做,尤其是對孩子

02 說出來的話是建設生命的基礎

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丹麥教育,

人們研究他們為什麼能夠培養出快樂的孩子。

其中有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是,

丹麥的家長在孩子小時候

給了孩子積極的自我暗示

而且成為了一種習慣。

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我們可以從他們對孩子說的話來看看。

丹麥家長常常會稱讚其他孩子的性格優點

當他們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去談論另一個孩子時,

他們會誠實地這樣說:

他是個很棒的男孩兒,對吧?

他非常和善,你覺得呢?

他非常樂於助人,你不覺得嗎?

他很可愛,你覺得呢?

人們確實很少聽到丹麥人

當著自己孩子的面說其他孩子的不好。

父母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師,

滋養著孩子的思想。

丹麥的孩子童年從他們的父母處,

學習到如何賞識他人。

指出他人的優點,

很自然就會看到他人的好。

他們的孩子長大後,

會將發現他人的優點變成一種默認設置

父母從小對孩子說的這些詞語選擇就是基礎。

受到這些積極暗示的薰陶,

孩子因此感覺更好

孩子的生命成長也會進入快樂幸福的狀態。

這種積極的自我暗示也會幫助他們

節省了很多本可能浪費在消極能量上的時間。

我非常贊同

著名心理治療師露易絲.海的這個觀點:

我們說出來的話是建設生命的基礎。

童年時代從父母處所受的影響,

決定了我們和自己說話的方式,

我們對自己說的話非常重要,

是我們講話的基礎,

這些話能帶來相應的精神氣氛

並吸引我們進入相應的生活經歷。

03 注意我們的說話方式和說了什麼

然而,對比之下,

有父母對孩子說著這些話:

“你去死吧”

“真不應該生下你”

或是人們給一些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籤:

自私、懶惰、淘氣、小氣、討厭、壞孩子……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話

對孩子會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孩子的生命靈性就在

這種長久固有的負面消極模式下被剝奪了。

還有,我們想過嗎?

在各種網絡媒體上,

我們所寫下的那些惡意的評論,

會對我們的社會

甚至個人造成怎樣的影響?

別以為這些就很正常,

除了人們會模仿這種宣洩、暴力語言

帶壞社會風氣,

此外,還會對他人造成深深的傷害。

前段時間的德陽安醫生自殺事件,

正是遭受著網友語言的霸凌羞辱,

才導致瞭如此悲劇。

這個現場實驗引人反思,很多人每天都反覆這樣做,尤其是對孩子

04 幸福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相處而傳遞

別打歪主意——

用語言去詛咒、羞辱、嘲諷他人,

因為這樣做也會自食其果。

我們產生一個思想或說一句話時,

實際就是在自我暗示

語言是有聲的思想

身體潛意識會記憶我們說的話

也會全部接收

我們說什麼它就認定什麼,

隨後你又會那樣覺得,

如果你老是這樣說,

就會變成潛意識裡的一種固定思想。

而且身體潛意識會做出

和我們的思想相一致的回應

我們對別人說話的方式,

也是對自己的說話方式;

我們對別人說了什麼,

也是對自己說了什麼。

因為身體潛意識不會分清楚,

你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別人說的,

它會全部接納。

偉大的心靈導師露易絲.海還曾這樣

勸告我們:

不要用言語去開玩笑,

貶低自己或看不起他人,

因為身體潛意識不會分別真假。

當你說別人的時候,

潛意識會以為你在說自己,

這樣不會給你帶來好的經歷。

事實上,

和我們相處的人們,

無論是伴侶、家人、同事、朋友,

我們都會分享著彼此的能量、經歷。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為這個社會促進和諧做出一些改變。

正如宜家通過這個植物實驗

想要向世界傳達他們的理念一樣:

我們相信

幸福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相處而傳遞的。

既然我們都知道,

思想和語言對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你願意把自己說的話

變成積極的自我暗示嗎?

創造幸福,就讓我們從改變說話的方式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