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期間廣東高速爲何不堵?三大原因利暢通!

今年“十一”廣東的高速公路沒有像往年一樣大塞車了。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獲悉,今年“十一”期間,全省高速公路日平均車流量約626.28萬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78%;與中秋假期521.61萬次相比,增加約20.1%。全省路網整體運行良好,未出現長時間、大面積擁堵事故。

長假期間廣東高速為何不堵?三大原因利暢通!

市民:返程高峰不堵車 汕頭返穗4小時

10月7日下午15時,陳先生從汕頭的家出發啟程回廣州,他經澄海湖心出口上高速,途經汕揭、揭普、潮惠、揭博、廣河高速接入廣州華快,全程約414公里,一路暢順,當晚19時左右就回到了廣州,全程僅需4小時左右。

而揭博高速沒有通車之前,陳先生往返廣州汕頭需要走廣惠接深汕高速,或廣惠接惠河、梅河、汕梅高速,即使不塞車都要花5小時以上,而且節假日這兩條路車都很多。陳先生告訴記者:“往年正常路況下往返廣州潮汕大概要五六個小時,但是每逢節假日廣州和潮汕地區連接的高速路都會大堵車,2015年中秋假期我曾塞了12個小時。自從2016年揭博高速公路通車以後,節假日都不塞車了。”

專家:事故少車分流是兩大主因

據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張全老師分析,節假日高速公路不堵車簡單來說有兩大原因,一是高速公路上事故減少了,二是分流到每條路上的車流減少了。

據記者瞭解,陳先生的返鄉經歷並不是特例,得益於多條新高速公路通車、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的“升級版”交通保暢措施,今年“十一”廣東各高速的擁堵情況都得到了大大的緩解。

今年為何不堵車?

原因 1 路網完善 10條新高速1條新大橋通車

記者從省交通廳獲悉,今年“十一”全省集中出程時間、地區效應明顯。據全省各個路段上報路況信息反映,出城高峰期於9月30日晚開始,至10月1日上午達到峰值,10月1日晚開始回落,期間擁堵路段佔全省路網1/3左右。同時,擁堵路段主要集中在以廣州、深圳為中心,輻射粵北、粵東、粵西三個方向及通往廣西、湖南、江西、福建方向的出省通道。

據省交通廳分析,“十一”期間全省高速公路車流量較去年增加6.78%,但整體運行平順,主要得益於2017年年底陸續通車的從莞、興華、仁新、潮漳、新陽、化湛、陽化、揭惠和龍懷等9條高速公路和2018年9月26日通車的新陽二期(拉通雲湛高速全線),2018年9月28日通車的清西大橋(拉通了許廣高速粵境段),這些高速公路完善了全省高速公路網布置,緩解“十一”假期車流集中出行的擁堵隱患。

原因 2 疏導車流 對標“春運”升級保暢措施

據瞭解,為了全力保障“十一”假期路網運行順暢,省交通運輸廳對標“春運”要求,要求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要以不低於春運的工作標準,做足“升級版”的交通保暢措施,深入落實各項保障工作,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全省路政、執法人員取消“十一”期間休假,全員上崗,加強路警聯動,維護節日良好社會秩序。

全省各高速公路和服務區管理單位結合路段實際,做足保暢措施,如龍大高速,利用科學預測模型,對各路段、收費站可能發生的車流增量、往返程高峰日、高峰車流時段等重要數據進行預測、校核,指導節假期期間收費站專用免費車道的設置、應急資源配置等應急籌備工作;廣清高速,在開足人工車道的情況下,臨時增開10個複式收費點,現場派駐收費員、路政、交警近20人指揮車輛駛離收費站;廣明高速,投入貨車50臺班,人工210人次對七星崗至化龍立交段進行防撞牆淨化塗裝、路燈蓋板統一調整更換等全方位環境提升工作;華快高速,針對不同路段擁堵黑點“對症施策”,石門堂山隧道“借道”疏導北上車流,北行龍洞入口匝道和春崗立交廣河高速匝道口適時“限流”,疏導主線車輛。

原因 3 錯峰出行 事故車同比下降12.81%

據廣東省交通集團介紹,“十一”期間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高速公路路段,交通事故呈現下降趨勢。統計數據顯示,國慶期間拯救車輛6218臺次,其中事故車2322臺次,同比下降12.81%。

省交通集團繼續鞏固完善“路段-服務區-交警-拯救-地方政府”五位一體的協調聯動局面,開展交警、路政、拯救聯勤節點布控,啟動輕微事故快速處理機制,提升事故發現、預警、處理效率。針對服務區易堵點,採取南北區互通措施,錯峰使用服務區,以應對車流高峰。交警、拯救、路政在車流高峰期統一指揮,實現聯勤即時同步指揮,遠端分流,有效提升路網管理的系統化和集約化水平。

省交通集團經營管理部部長劉小峰表示,這得益於周密組織,科學研判,措施到位、服務到位、宣傳引導到位,廣大車主出行更理性,錯時錯峰出行。

信息時報見習記者 龐澤欣 記者 梁建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