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用著「搓泥」?到底是臉的原因還是護膚品的原因?

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

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在用完一些護膚品後,在臉上可以搓出一小條一小條,或長或短,或多或少的泥狀物,顏色可深可淺,類似白色脫屑物......

比如:這樣的······

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

和這樣的······

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

其實搓泥現象在任何大牌的化妝品、護膚品中都會出現的。一旦遇到搓泥的產品,很多人的做法都是直接放棄不用,或認為是不吸收的表現,其實不然哦,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搓泥的種種!

有幾種情況會導致這種現象?

1、皮膚老舊角質層太厚

在乾燥的天氣,皮膚嚴重缺乏水分時,會產生更多的皮屑。當塗抹護膚品時,皮屑混和護膚品形成“泥”。

皮膚在“好轉反應“修復期,皮膚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皮屑和護膚品混合時,也會產生”搓泥“現象!

2、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如蛋白質、玻尿酸等)

A) 凝膠類產品最有可能會產生搓泥現象。由於卡波(做凝膠類產品的一種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的一種,由它做出來的寶貝很可能出現搓泥現象;

B) 帶蛋白質的護膚品可能會產生搓泥現象,例如添加了膠原蛋白的護膚霜等等。

舉一個很直觀的例子,就像我們平常敷的一些面膜,看起來裡面的精華很濃稠的樣子,其實很多是因為加了增稠劑,看起來好像很有“營養”的樣子。這類增稠劑因為分子比較大,既不能被皮膚吸收,有些還不能友好的依附在皮膚上,不能乖乖的待在皮膚表面。等水分蒸發掉了,就會產生【絮狀沉澱】,也就是【搓泥】。

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

3、不同乳化體系出來的護膚品有可能會相互產生反應而出現搓泥現象。

例如一些含有甘油的水,和某些護膚品同用,會有搓泥現象。所以一直用某個霜沒問題,突然換了個水在霜之前搽,就出現搓泥,這個再正常不過了。

A)由於化妝品的油水不相溶產生的。如果你的霜下面打的是油溶性的底,而你的霜則是水溶性的,那麼肯定會搓泥。另外化妝品都分為親水和親油,用了親油的產品打在明明是親水性的皮膚上,基本都搓泥。

B)防曬隔離霜裡面通常含有鈦白粉或者二氧化鈦水溶液,這和油不太相容,一搓就容易形成“泥”或者白屑。

4、使用方法導致

A) 在擦上保溼霜、精華液等含高分子膠及水溶性增稠劑的產品後,馬上又擦上粉底或是防曬乳產品,就會產生鹽類,即是我們肉眼所看到的白色屑屑;

B) 或發生在擦上乳液、乳霜等含親水性強乳化劑的產品,例如脂肪酸鹽類,又馬上擦上粉底、潤色隔離霜等含金屬離子的產品,其成分也會由水溶性轉向置換成非水溶性鹽類;

C) 則是擦上抗痘產品,如果酸、水楊酸等,再擦上隔離乳等帶有氧化鋅粉末的產品,也易產生沈澱物。保養程序後擦上防曬霜,若有化學沈澱物產生,會影響到防曬霜的隔離效果。

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

如何解決搓泥現象的發生?

1.徹底吸收

要避免沉澱物產生,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等每道護膚品都吸收後,再進行下個保養或上妝步驟。

錯誤用法——為求快,在精華液等保養品還沒幹前,又擦上粉底或防曬產品,就容易有沉澱物產生。

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

2.雙手溫暖護膚品

搓熱雙手也是最護膚關鍵的一步。護膚品中很多用於溶劑的成分在低溫狀態下會呈現類似於“凝結”的狀態,所以最好能借助雙手的溫度來將它們融化,從而避免搓泥。最後,用溫熱的雙手包覆整個面部區域以促進保養品最大限度被肌膚吸收。

3.改變手法,抹——拍

用面霜的時候手法別用抹的,改用拍的,先在臉上平均點上霜霜,然後用手輕輕拍入皮膚就不會搓泥了,眼霜也如此。

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

搓泥後應急對策

護膚品搓泥後不要先急著洗臉,如果情況不嚴重可以用面巾紙輕柔的碎屑掃清,如果大面積搓泥則需要使用化妝棉蘸取爽膚水之後輕柔擦拭面部區域,之後在使用保養品補塗時也要減少用量。

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护肤品用着“搓泥”?到底是脸的原因还是护肤品的原因?

版權說明:此圖文素材部分採集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版權,如有問題請與客服聯繫:JUMI-y02

創辦人:梁虹

出品:聚美醫雲傳媒

執行:JUMI-s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