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安排到其他學校寄讀的十個班,有望留在思源實驗學校就讀!

原計劃安排到其他學校寄讀的十個班,有望留在思源實驗學校就讀!

今年,我縣城區義務教育學位十分緊缺,同時又面臨消除大班額的艱鉅任務,加上思源實驗學校一棟40間的教學樓因地質條件、施工設計等種種原因,不能按計劃在8月底如期竣工。教育局不得已將今年思源實驗學校一年級學生計劃安排到解放學校洣江分校寄讀,待思源實驗學校教學樓11月完工後再搬回來。由於解放學校洣江分校和思源實驗學校地處縣城的東、北兩側,年幼的孩子們上學幾乎要橫跨整個縣城,不僅路程遠,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還給學校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老百姓對此意見很大,群眾的呼聲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8月21日下午,教育局副書記劉文、副局長譚凌鵬等一行深入思源實驗學校現場辦公。在思源實驗學校歐陽紅勇校長陪同下,大家在校園內一個地方一個地方找、一棟樓一棟樓地查看,沒有發現一間可以利用的教室。正當“山重水複疑無路”之時,劉文副書記突然想到,可以將教學樓下的學生乒乓球室內活動場地暫時改建為教室,等到新建教學樓竣工後,再恢復,這樣就可以把10個班的學生留在思源實驗學校,從而解決了學生家長的後顧之憂。劉文副書記請示分管副縣長張徵良同意後,當即要求基建辦立即行動,在最快的時間內按時按質完工。這真是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終於把問題解決了!”劉副書記高興地說,“一直以來,這個問題就象是一塊石頭壓在心頭,總擔心寄讀後學生的安全、就餐、管理等問題。”群眾的呼聲就是政府、教育部門的努力的方向,以解決實際問題來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切切實實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所有教育人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