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請大家面對殘酷的現實,從今天開始,國慶小長假就進入了最後3天的倒計時。

不過好在,又有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上映——

《找到你》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這部電影,可是讓夏BB好奇了很久。

剛開始,是因為對網上流傳出的一張路透圖印象深刻: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照片上的兩個角色,從衣著及狀態,一看就能猜到是女主人和保姆的關係。

至於演員,身穿職業裝的姚晨我們再熟悉不過。但她身旁拎著菜籃子的那位,愣是讓我看了好幾眼:誰???

直到找來清晰點的劇照才勉強認出,哦,馬伊琍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這形象差距,也太大了吧。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影片的導演呂樂來頭不小,他與顧長衛、侯詠三位攝影師並稱“中國電影三隻眼”

張藝謀的《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有話好好說》,馮小剛的《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片,都出自他之手。

儘管呂樂執導的影片不多,但不乏值得一提的作品。

講述大學老師婚外情的處女作《趙先生》,關於80後成長故事的青春片《十三棵泡桐樹》,都曾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過重要獎項。

這兩部影片的共同點,就是細緻、真實、尖銳的視角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這次的新片,也不例外。

首先,它也是近兩年觀眾最愛的現實主義題材

其次,雙女主的設定體現了女性視角,同時也給兩位女演員不小的發揮空間。

怎麼看,都是國產電影中難得一見的作品。

在今年6月上影節上以豆瓣8.0開局,經過最近點映的考驗之後,分數穩定在7.3。

試毒後的夏BB表示,這個成績中肯而合理:它不完美,但我們該有這樣的作品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單看片名的“找到你”三個字,大家應該都會產生一個疑問:誰找誰?

概括下劇情,立刻就能得出結論。

姚晨飾演的律師李捷要和丈夫離婚,為兼顧工作,請馬伊琍飾演的保姆孫芳幫忙照顧女兒多多。

然而某天回到家後,她發現孫芳帶著女兒失蹤了。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很顯然,電影就圍繞著李捷尋找孩子展開。

而這只是結論之一,這個“找”字又往深裡走了走。

正如乍看之下,觀眾很容易聯想拐賣兒童題材的電影《親愛的》,但實際上講的是另一回事。


李捷和孫芳,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甚至對立的階級:職場精英和農村婦女。

但她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母親

李捷這個母親,可謂不簡單。

她辦理離婚並爭奪撫養權,乾脆利索;嫌棄丈夫媽寶、拒絕婆婆來看孩子;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靠自己努力工作賺錢,即便無暇照顧女兒也請得起保姆。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在職場和社會有一席之地,有能力和財富撫養孩子。除了婚姻不美滿,其餘方面算得上當下女性的“楷模”。

當她為出軌的男客戶辯護時,搬出獨立女性的說辭對付他全無過錯的妻子。

看得出,她很驕傲。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直到女兒和保姆一起失蹤,讓她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為什麼?答案藏在“失蹤案”裡,破了才知道。

事發之後,李捷突然意識到自己對保姆一點都不瞭解,只有通過各種蛛絲馬跡去找。

她身為律師的理智冷靜和母親的急躁絕望交織在一起,讓這個揪心的過程在敘事節奏下,顯得有點“過癮”。

更重要的是,她先後聯繫上保姆的室友、老鄉和情人,漸漸拼湊出一個真實的孫芳

嫁人的婚宴當晚被賓客調戲,丈夫打的卻是她;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生的孩子是個有先天性疾病的女兒,在家人那裡被提前判了死刑;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為了給女兒治病,她出來打工、甚至是陪酒,豁出一切賺錢。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你們看,這一“找”可揭開了不少東西

不僅僅是“孫芳悲慘的前半生”,更是她身為另一個母親、甚至是另一種女性的身份。

也正是這樣一個形象,動搖了李捷那種所謂獨立女性的“自信”。

這種自信,曾使她“盲目”。

看輕貧窮粗鄙的孫芳,甚至不屑於瞭解她的處境;

也包括那位男客戶的妻子,認為她放任自己淪為全職媽媽時,就已經失去了獨自撫養孩子的能力。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她忽略了她們各自的犧牲,反過來也是一樣。

在保姆看來,李捷才是“不配當媽媽”的那一個,多多也明顯與朝夕相處的保姆更加親近;

面對李捷的冷酷,全職媽媽的追問是“你也是個女人”。

各有困境的女性之間,存在著一層層的“不理解”。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更別提丈夫所代表的其他立場: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這些聲音出現在影片中,也拋出了更多的疑問。

身為母親的女性在各自的處境裡付出、犧牲與努力,又何來高下對錯之分?

所謂的“女人樣、母親樣”,又怎麼可能有標準的模板?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接下來,再說說“雙女主”

還記得之前的《七月與安生》,讓周冬雨和馬思純以水準不相上下的表演,一起成為金馬獎的影后。

前幾周的《我就是演員》,還借用了其中的經典片段。

很明顯,她們的演技爆發是“飆”起來的,兩個角色存在一種相互拉扯的關係。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而《找到你》的雙女主,用的是另一種呈現方式。

要想看姚晨和馬伊琍之間的火花四濺,可能會失望。她們確實有精彩的對手戲,但分量很有限。

我倒是覺得,她們在各自的情節線裡的角色變化最動人。

比如姚晨,剛知道她又演律師的時候,我有點擔心。

不要說同樣的角色她演過,只要她演職場女性,都會讓人產生一點套路感。

還好,我多慮了。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孩子失蹤之前,她的身上始終有股端著的“勁”。

對保姆的輕視、工作狀態中的爽利、與客戶得心應手的周旋,落於抬手、眼神和走路這樣的細節裡。

孩子失蹤之後,那股勁變成了尋找的行動力。

跑、哭、跪,都是幅度不小的動作,有力但不浮誇。能看出一個母親恐懼、慌亂和焦慮的情感,在剋制與爆發之間浮上來。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相比之下,馬伊琍在形象上的突破和變化已經很顛覆。

土氣的劉海和破舊的衣衫,一看就是個木訥的鄉下女人。但是她低垂的眼睛和沒有生氣的臉之後,藏著全片最多的故事。

她在監控下的一個鏡頭,在我腦海裡回放了好幾遍。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除了她倆,夏BB還想點名表揚下飾演孫芳男朋友的吳昊宸

他之前的角色裡,觀眾最熟悉的應該是《歡樂頌》裡的應勤,一個沒什麼擔當的IT男。

這次在《找到你》中演的男朋友是個“市井流氓”,戲份不多,但立住了人設:有點橫、有點蠢、還有點欲。

看完電影不被他圈粉的,你們回來找我(不包售後)!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其實,整部電影裡留給男性角色(男演員)的表現空間都很有限,應該也是題材當前有意為之。

而不管是孫芳的男朋友,還是李捷的丈夫(袁文康 飾),都很容易讓人想到以往電影(尤其是合拍片)裡的女配角。

姚晨和馬伊琍,各自在《風暴》和《寒戰》裡演過這樣的角色,存在感低還不討喜。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所以看完《找到你》,我忍不住有點“幸災樂禍”,同時更多欣喜。

因為影片呈現的女性困境,也恰好投射在這兩位35+女演員的身上。

尤其是她們都已結婚生子,其代表性不言而喻。關於這一點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不再贅述。

而這樣的一部電影,出現得正是時候。

相信它會讓更多的人看到,不管年齡或造型如何,認真演戲的她們都是美的。

終於等到它,這樣的電影早該來了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ID:dsfysweixin,微信搜索關注:第十放映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