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先生陰陽學說與風水學

陰陽概念的提出和演變是一個不斷深化和完善的發展過程,其概念在殷周之際已經見諸文字記載,並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其後千餘年的發展使其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

陰陽先生陰陽學說與風水學

陰陽的最初含義,便是指天上的太陽與太陰(月亮)。推而行之,則萬事萬物皆有陰陽。如,天為陽,地為陰;向著太陽的一面為陽,則揹著太陽的面為陰;上面為陽,則下面為陰;右邊為陽。則左邊為陰;動為陽,則靜為陰;外為陽,內為陰;熱為陽,冷為陰;高為陽,低為陰;富為陽,窮為陰;吉為陽,兇為陰;生為陽,死為陰等等。總之,一切明亮的、上升的、無形的、清純的、發熱的、強健的、形而上的,皆具有陽的屬性;一切暗淡的、下降的、有形的、濁雜的、發冷的、柔弱的、形而下的。皆具有陰的屬性。並且,陰與陽之間,既矛盾又統一,它們互相依存,互相剋制,互相轉化,互相消長,互相平衡。

陰陽先生陰陽學說與風水學

陰陽學說在《易經》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太極指宇宙最原始的狀態,兩儀指天地或一分為二的事物,在風水上體現為天地、乾坤、山水、衰旺、分合等。人們一般稱看風水的人為陰陽先生,由此不難看陰陽與風水的關係是多麼的緊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