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圓兒子「當兵夢」 失信母親忙還錢

記者婁偉傑通訊員關耳

(執行實錄縣法院聯辦)

“俞法官,我今天就把錢還清,你能把我從失信黑名單上撤下來嗎?”日前,被執行人張某一大早便匆匆趕到縣法院,將20萬元賠償款當場交到執行人員手中,這樁拖了7年之久的執行案件順利執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情還要追溯到2009年,而這背後卻是一個兩家人的悲劇。陳家與楊家系同村村民,兩家平日裡關係十分要好。2009年9月,陳某駕駛自家小轎車從鄉下趕往寧海城區辦事,碰巧楊某也要進城,便順道搭載了楊某,但沒想到在路上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導致陳某與楊某當場死亡。後經交警部門現場勘查認定,陳某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楊某無責。因雙方對於損失賠償問題存在爭議,之後,楊某一家將張某(陳某的妻子)及其兒子訴至法院,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包括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40萬元。2011年11月,縣法院判決張某及其兒子在繼承遺產範圍內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0萬元。判決生效後,張某未按時履行付款義務。

2012年3月,該案進入執行程序。考慮到案件的實際情況,收到案件後,執行人員曾多次前往兩家調解,並著手調查陳某是否有遺產等情況。本是好意同乘,最後不僅車毀人亡,自己還得賠償一大筆錢,張某心中是又傷心又氣憤,調解工作十分困難。同時,受制於當時的執行手段,陳某的遺產情況一時間更難以查明。作為被執行人的張某在承受丈夫離世巨大痛苦的同時,更要賺錢養家,照顧自己當時年僅16歲的孩子,生活也過得十分拮据。執行人員只能作出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裁定。

那麼,這次張某怎麼會主動來法院要求還款呢?原來,今年的秋季徵兵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而張某的兒子小陳從小便有一個“當兵夢”,家裡人也非常支持他。正當全家滿懷欣喜之時,張某意外從朋友處聽說,部隊徵兵非常嚴格,除了要求儀容、體能合格外,如果存在失信等行為,還有可能影響政審。

“如果因為失信而讓兒子的當兵夢成為泡影,那自己的腸子都要悔青了。”張某怕失信行為影響孩子的軍人夢想,這才火急火燎地趕到法院要求履行義務。此後,執行人員也依法將其與兒子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上撤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