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赋》之所以令洛阳纸贵,成文坛佳话,缘于一位医生的推荐

《三都赋》之所以令洛阳纸贵,成文坛佳话,缘于一位医生的推荐

左思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左思本来出身寒微,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文章《三都赋》;而《三都赋》之所以名满天下,则是一位医生推荐的结果。

左思自小聪明好学,但由于家境贫寒,而且本人也说话结巴、交际能力差,所以没有显扬的名声。但他才华过人,立志要用文章来彰显名声、造福国家。

经过长时间的筹划之后,左思从公元270年开始,利用十年时间,对后来成文的《三都赋》里所涉及的山川河流、城郭乡村、民俗风情、人文典故,乃至涉及地区的民谣、歌舞、音乐、饮食等都做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于有用的资料都悉心收集整理。

《三都赋》之所以令洛阳纸贵,成文坛佳话,缘于一位医生的推荐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曾经在作品里说“增删五次,批阅十载”,但左思创作《三都赋》的艰辛和刻苦丝毫不亚于曹雪芹当年。他边酝酿构思,边着手创作,边严苛修改。到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左思终于认为自己的心血之作《三都赋》已经如同胎儿一样,该到“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了。

看着已经改无可改、无懈可击的《三都赋》,左思一方面为自己的心血结晶欣喜感叹,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能为人所知,终究湮没尘世。因为左思当时所处的东晋是一个极为重视门阀的时代。别说是进入仕途做官了,就是要推广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也需要有较高社会地位的门阀人物来宣传代言。没有门阀阶层的认可和宣传,任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只能默默无闻、明珠蒙尘。

但左思是个身份低微的平民,与当时的门阀贵族没有丝毫瓜葛,可谓是怀揣瑰宝却求告无门。就在左思心灰意冷,即将放弃之时,左思想起了当时已经63岁的皇甫谧。他觉得皇甫谧一定是他生命里的贵人,一定会帮他实现推荐文章的愿望。

《三都赋》之所以令洛阳纸贵,成文坛佳话,缘于一位医生的推荐

为什么?首先是皇甫谧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皇甫谧经过多年研究,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书中详细标出了人体全身649个穴位的位置,系统阐述了脏腑、经络、病患、诊疗的理论,以及针刺分寸、手法等操作技术,成为了当时人所共知的医学专家。

其次,皇甫谧不但精通医学,而且才华过人。民间俗语说“货卖行家”,皇甫谧属于懂文章的人,把文章送给皇甫谧,不至于“对牛弹琴”、“问道于盲”。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皇甫谧与左思一样,同样也是出身寒微,容易身同感受地理解左思的苦衷,更容易因为同情而“拔刀相助”。

怀着忐忑的心情,左思将《三都赋》的文稿呈到了皇甫谧的书桌上。皇甫谧一读之下,立即拍案叫绝,当即向左思表态:“这样的好文章一定要传播出去,这件事就让我来做!”

《三都赋》之所以令洛阳纸贵,成文坛佳话,缘于一位医生的推荐

皇甫谧立刻邀请当时的两位属于门阀阶层的名人,让其中一位给《三都赋》中的《魏都》作序,让另一位给《吴都》和《蜀都》作序,而他自己则不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亲自执笔为《三都赋》撰写总序。

皇甫谧在《三都赋》的总序中说,自两汉以来,天下文人写赋的很多,司马相如有《子虚赋》、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曹植的《洛神赋》,都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且各有所长,也为时人所称道,的确都是文章中的精品。接着,皇甫谧笔锋一转,说以前这些赋都没有左思的《三都赋》写得好。

要知道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优劣的比较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皇甫谧所列举的这些前人文章,都是不但备受时人称赞,也是为后人所相当尊崇的。皇甫谧给左思的《三都赋》给予这样的评价,就意味着将左思的《三都赋》推到了“赋中第一”的位置。当然皇甫谧这样的评价绝不是贸然吹嘘,而是经过细心品鉴、缜密思考所作出的结论。

《三都赋》之所以令洛阳纸贵,成文坛佳话,缘于一位医生的推荐

人们看到当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大家兼文学之士皇甫谧写的《三都赋》总序以后,都立即冲动不已,急于阅读这个被誉为“赋中第一”的文章到底是何等模样。于是,当时的洛阳城里的文人士子、官宦商贾、皇亲国戚都纷纷托关系、走门路,寻求抄写《三都赋》,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睹为快。于是,由于需要抄写的人过多,以至于连用来抄写文章的纸也在很短时间内价格暴涨,于是就给后世留下了“洛阳纸贵”的成语。而30岁的左思也因此而成名,得到了朝廷的选用。而两年以后,左思一生最大的贵人、65岁的皇甫谧与世长辞。

所以说,左思的确有才,但皇甫谧是左思的伯乐,是左思以及《三都赋》的贵人。皇甫谧的贵就贵在“识才、爱才、惜才”,心怀仁慈、为人厚道、胸襟博大,这或许就是皇甫谧之所能能够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以及具有穿越时空力量的医学大家的根本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