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兩茫茫」-那些耳熟能詳卻不知背後故事的詩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那些耳熟能詳卻不知背後故事的詩詞

每日一篇:耳熟能詳卻不知背後故事的詩詞

  • 詩詞句子出處

  • 詩詞原文

  • 背後故事

“十年生死兩茫茫”-那些耳熟能詳卻不知背後故事的詩詞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1-3]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出自北宋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便去世了。這對蘇東坡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難以言說的。

蘇軾在《亡妻王氏墓誌銘》裡寫到:“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雖以平靜的語氣寫出,豈不聞“小哀喋喋,大哀默默”。

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並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那些耳熟能詳卻不知背後故事的詩詞

蘇軾書法作品《洞庭春色賦》

“十年生死兩茫茫”-那些耳熟能詳卻不知背後故事的詩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