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膳食營養最新監測結果公布!如何改善?5點權威提示在此

滬膳食營養最新監測結果公佈!如何改善?5點權威提示在此

市衛生計生委組織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2012年-2017年在全市範圍開展“上海市居民膳食與健康狀況監測”,最新結果公佈:膳食能量和產能營養素攝入滿足日常需求,但膳食結構欠合理。油鹽攝入量下降,但仍超過推薦標準。鈉攝入過多,鈣、維生素A、B1、B2、C攝入不足。超重肥胖問題凸顯。那麼,應該如何改善呢?來看5點權威提示↓↓

居民膳食能量和產能營養素攝入滿足日常需求

上海市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攝入量為2048.7千卡,蛋白質攝入量為82.4克,脂肪攝入量為86.0克,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241.0克,與2010年-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結果中大城市水平接近。上海市居民膳食能量和產能營養素攝入滿足日常需求。

膳食結構欠合理

與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比較,本市居民畜禽肉攝入過多,穀類、薯類、蔬菜水果、乳類及大豆類攝入不足。膳食中脂肪的比例過多,平均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百分比為38.0%,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20%-30%的範圍。過去10年,穀類攝入量明顯下降,當前居民穀類攝入量189.6克,僅達到推薦攝入量的69%。
滬膳食營養最新監測結果公佈!如何改善?5點權威提示在此油鹽攝入量雖有下降,但仍超推薦標準

本市居民在家就餐油鹽攝入量分別為36.4克、7.5克。過去10年,家庭就餐油鹽攝入量分別下降了21%、24%,比全國大城市平均水平分別減少11%、16%。但仍高於推薦的每日油攝入不超過25克、鹽不超過6克的水平。

營養素缺乏與過剩並存

鈉攝入過多,鈣、維生素A、B1、B2、C攝入不足。本市居民每人每天平均鈉攝入量為4927.2毫克,高於推薦標準近1.5倍。鈣攝入量為597.3毫克,比推薦量低25%,86.8%的居民鈣攝入不足。鐵攝入量為24.6毫克,超過推薦量105%。維生素A視黃醇當量攝入量為677.7微克,比推薦量低15%。維生素B1攝入量為0.9毫克, 比推薦量低36%,維生素B2攝入量為21.1毫克,比推薦量低21%。

超重肥胖問題凸顯

居民超重及肥胖率為44.1%,其中男性超重及肥胖率53.4%、女性34.9%。居民中心性肥胖率為43.9%,其中男性46.1%、女性41.9%。居民低體重營養不良率為4.2%,其中男性3.8%、女性4.8%。

中老年人膳食結構比青年人更合理

15-44歲居民植物性食物攝入量少,而動物性食物、乳類攝入量多;45歲以上居民植物性食物攝入多,動物性食物、乳類少。60歲以上居民膳食中脂肪比例比其他年齡人群少。從膳食平衡角度看,45歲以上居民膳食結構較15-44歲更為平衡與合理。

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食物攝入推薦量比較,本市兒童青少年畜禽肉比推薦量多158%,穀類、薯類比推薦量少33%,蔬菜少56%,水果少70%,乳類少51%,大豆及其製品少43%。膳食中脂肪的比例過多,平均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百分比為37.8%,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20%-30%的範圍。兒童青少年膳食結構欠合理。

兒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率為27.8%,較2010年上升16%,上升趨勢未得到遏制。兒童青少年消瘦率為4.8%,男生為6.3%,女生為3.8%。

中小學生普遍飲用含糖飲料,應重點關注

中小學生平均每人每天消費含糖飲料58.7毫升,小學低年級35.6毫升、小學高年級44.3毫升、初中59.1毫升、高中95.8毫升。75%的中小學生每週飲用1次以上含糖飲料,37%經常飲用,21%每天飲用;高中生飲用含糖飲料更普遍,62%的高中生經常飲用,42%每天飲用。

嬰兒純母乳餵養率低

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純母乳餵養率分別為66.1%、61.7%、55.9%、43.9%、34.5%、14.1%。6個月純母乳餵養率低於全國城市平均水平。

幼兒園兒童膳食結構欠合理,與其他人群存在問題類似,但膳食營養較其他人群更接近推薦水平。0-5歲兒童貧血率為6.5%,達到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中2030年低於10%的控制目標。

改善營養的5點提示

1、建議居民調整膳食結構。增加穀類、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攝入,粗細搭配,增加全穀類和雜豆類食物。減少畜禽肉攝入,可以選擇水產品代替部分畜禽肉。每日選擇至少12種不同食物,每週至少25種食物,預防可能的營養缺乏或過剩引起的慢性疾病風險。

2、建議居民在烹飪時,不僅減少鹽的使用量,也要減少醬油等含鈉調味品的使用,控制鈉的總攝入量,降低因鈉攝入過多而引起血壓上升的風險。推薦大家多在家裡烹調及用餐,堅持家庭烹飪少油少鹽的習慣。

3、鼓勵增加攝入乳類和大豆及其製品等含鈣高的食物,預防可能的鈣缺乏症狀。尤其生長髮育階段的學生,應保證每日充足的乳類攝入量。

4、建議學校和家庭要引導兒童青少年減少飲用含糖飲料,避免攝入過多的糖分及能量,降低可能的超重肥胖風險。嬰兒最好的食物是母乳,鼓勵純母乳餵養嬰兒至6個月,可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並適時添加輔食,定期監測生長髮育情況。

5、建議居民增加個人營養知識技能,瞭解營養標籤,選購預包裝食品時,關注包裝背面的營養信息,做到合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