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的微信朋友圈,我们到底要展示什么?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越缺少什么,就越想展现什么。

这句话用在现在的朋友圈里,可能要斟酌一番了,从表面上看,我虽然天天朋友圈秀恩爱,但是我并不缺爱。

那么我们每次发朋友圈到底在展现什么,或者说在寻找什么呢?

每天发的微信朋友圈,我们到底要展示什么?

纵观朋友圈,我发现我们展现的信息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销售导向类。包括常见的微商,公司文章,产品展示以及集赞投票求红包等等;

第二类:生活分享类。包括晒自己的美照、旅行照、美食照、秀恩爱、晒娃等等分享一切生活琐碎;

第三类:情感分享类。鸡汤文,励志文,心情文诸如此类。

对于第一类销售导向的,很明显,他们在展示产品,寻找客户,这个无可厚非,既然把朋友圈当成了一个推广平台,那就要充分利用好,所以,这年头谁的朋友圈里都有几位这样的“朋友”,除非你把他给屏蔽了。

而关于生活分享和情感分享这两类,我们其实可以通过表面往更深的地方去看,我们发这样的朋友圈,并不是我们想展示什么,而是我们想要获得什么。

每天发的微信朋友圈,我们到底要展示什么?

每当发完朋友圈后,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我们想要获得的东西,来给我们一成不变的生活加点料。

从微信朋友圈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朋友圈没有了QQ空间那么丰富的互动功能,但是它还是保留了最基本的反馈功能,那就是评论和赞。

这两个功能很有意思,不得不说张小龙抓住了我们发朋友圈的刚需。“评论”功能反映出了朋友对你的一种关注,而“赞”则反映出了朋友对你的认同或者附和。

每天发的微信朋友圈,我们到底要展示什么?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发的不是朋友圈,而是在表达一种态度,生活态度亦或是情感态度,而这个态度表达完后,我们便会寻求关注、寻求认同感。可能你会说,我发朋友圈就是为了给自己看,但是如果获得了别人的点赞和附和,这种认同感肯定会让你心情愉悦。

人类作为一种群居生物(“社会人”),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到达“不需要”别人认可的强大心理程度,这个几率小到在座的各位基本上是不可能达到的。

但是不管你是否承认,任何人在潜意识里都有寻求他人认可的倾向,不管是向上司、客户、长辈还是孩子,而朋友圈只是恰好成了我们这个潜意识的展示空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