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已經過了互勸對方一頭栽進愛情的年紀

我們都已經過了互勸對方一頭栽進愛情的年紀

我和蟲蟲是很要好的朋友,什麼都能聊,也什麼都會聊。沒想到聊著聊著,好幾年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從大學四年到畢業,再到找工作,然後工作和生活慢慢穩定下來。其實,之所以能一直聊到現在,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這一路以來的成長軌跡有不少的相似點。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兩個人都一直在成長,並不是一成不變或者一味後退的。

其實,在向蟲蟲發起語音聊天之前,我已經想好了自己要“達到”的結果,就是讓她好好罵醒我。這大概就是女人的一個“通病”,明明已經作出了選擇,卻還是一副“我到底該怎麼辦”的樣子。希望從別人的嘴裡聽到想要的答案,以此來說服自己。不得不說,這真是一種既浪費時間又損耗精力的做法。

“你說,明明之前那麼討厭的一個人,怎麼突然會對這種人產生好感的?”

蟲蟲認真地聽我說著這些,由著我天花亂墜地講述著,一會兒感嘆,一會兒懊悔,一會兒自責,一會兒清醒,一會兒糊塗,一會兒……理智與情感雙方糾纏不清。

“他不適合你,趕緊斷了那些念頭。”

想起以前,我每次跟蟲蟲說,“怎麼辦?我喜歡上他了,雖然他如何如何,但是我就是喜歡他。”

蟲蟲會鼓勵我,“喜歡就去追,放膽去愛,這年頭遇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多不容易啊!好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成了當然是好事,不成就當作一種經歷嘛。”

這次,我還以為蟲蟲會像從前一樣鼓勵我,即使內心已經有了答案,心底還藏著一個,明明知道是錯誤的答案,還是忍不住會有所期待出現的答案。人嘛,就是如此矛盾,很多時候其實也並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都變了,不再勸對方不顧一切地栽跳進愛情的深淵裡,反而更冷靜地替對方考慮種種現實因素。

“說真的,他配不上你,且不說他離過婚,帶著兩個女兒,更重要的是,他人品不行。”

這我都是知道的,因為這都是我告訴她的嘛。他的感情生活像亂麻那樣剪不斷,理還亂,複雜得要命。

對一個曾經那麼討厭的人生出好感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一邊,好感在擴散、發生作用,另一邊,那種厭惡的感覺並沒有消失掉,兩種相反的情感瘋狂地“扭打成一團”。

“我已經好久沒有這種心動的感覺了……”

“你別想太多了,趕緊醒過來吧!”

蟲蟲真的變了,換作以前,她肯定是說,難得遇到一個讓自己心動的人,可別白白浪費這麼好的機會,主動一點也沒關係。

這次好友也鼓勵我要“主動”一點,主動點醒過來,不要胡亂沉迷下去,從一開始就要學會放手,對於不適合的人或事一律選擇主動放棄,千萬不要產生幻想或迷戀。

前幾天,我還調侃了蟲蟲,“不得了,現在的你好成熟,好冷靜呢!不知道當初是誰勸我死皮賴臉地回去找張華複合的呢?真是什麼話都讓你說了。”

張華是我的某一任前男友,且不論他的人品如何,當一段感情走到盡頭,只要你是“認低威”的一方,同時也很有可能是受傷較深的那一方,再作挽留就等於得承受分手的“二次傷害”。

蟲蟲是這樣替自己“辯解”的:“情況不一樣嘛!因為我知道,當時就算勸你不要去,你也會那樣做的。所以……”

沒錯,根據當時的情況,就算沒人勸自己,我也會去找他的。原因非常簡單,不想讓自己後悔。如今,我選擇不一頭栽進愛情這個漩渦的原因也跟當初的一樣,不想讓自己感到後悔。

現在,對於蟲蟲的那句“辯解”,我是這樣理解的:“因為我知道,就算拼命勸你去做,你還是會選擇不做的。”

是的,我們都已經過了互勸對方一頭栽進愛情的年紀。當初如一張白紙的我們,為了不使自己後悔而去做了某件事請、見了某個人;現在,那張白紙上已經有了不少印記,為了不讓自己後悔,我們除了自我保持冷靜以外,還得拒絕成為互勸對方一頭栽進愛情的那位好友。

原因很簡單,我們都已經過了那個年紀了。如果你硬要我給出另一種解釋,那就是,“因為我知道,就算我拼命勸你去做,你還是不會做的。是吧,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