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出的蜂王個太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蜂王個大體質好,衰老慢,產子量大,所以養蜂人育王總想育出大個蜂王,可有時候育出的蜂王明顯比母本蜂王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育出的蜂王個太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為了育出大個蜂王,人們想出各種辦法,比如複試育王,用大卵育大王。這些方法操作複雜,是否有有用也不確定,沒有成熟的技術不行。

但是在平常育王時,為什麼育出的一批王個都小?是不是出現問題了?那麼有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育王要選對時候,一定要在氣候適宜,蜜粉源充足,蜂群強盛的時候育王。

育出蜂王不難,但育出好蜂王不容易,往往是細節和偶然因素決定了好壞。王蟲必須吃足優質的蜂王漿才可以,能有優質蜂王漿必須有大量幼蜂分泌,而幼蜂也必須吃足蜜粉才能分泌蜂王漿。所以弱群,蜜粉不足時育不出好蜂王,蜂王個小。

育出的蜂王個太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王蟲發育也必須有適宜的蜂巢環境,過冷過熱,乾燥潮溼都不好。只要蜂群不能維持好蜂巢環境,蜂王就不會好。所以冬夏不宜育王,育出的蜂王會個小。

還有就是移蟲時王蟲太大了。移蟲一定要是三日內的幼蟲,越小越好,如果是太大的幼蟲,已經開始吃蜂糧了,再改喂蜂王漿,這樣的蜂王是不會好的。

所以移蟲時一定要仔細,選擇最小的工蜂幼蟲,不能以為大點湊合,我們看到的大點也許就是大兩三天了,是不能用的了。

不要以為蜂王優劣無所謂,要知道好的蜂王能產2000--3000粒子,劣質蜂王1000粒子都難,而且不能維持強群,想想適宜的繁殖期一天多產一倍的子繁殖快多了,而且能維持幾倍的蜂數,產量也大多了。蜂王不能湊合,這是能不能養出強群的關鍵,也是證明是不是養蜂高手。

育出的蜂王個太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