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環境,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總是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然而很多時候卻不知道。外部環境,究竟對我們如何產生影響,如何起作用一概不知。

外部環境,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社會榜樣性”,說的是一個人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或態度,都有可能使周圍人進行模仿。其實跟電腦的“複製”和“粘貼”一樣,簡單而快捷,又不用自己思考。在一些學校裡面,總會分有一些優生班和差生班。這樣做,就是為了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進而促使學生們努力學習。古時候有個“孟母三遷”的故事說的也是這個道理。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孟母進行了三次的搬家。在現在的這個社會,搬家也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沒有孟母的三次搬家,可能也一定會有後來的孟子。所以說外部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但是,我們都知道,外部環境一般都是很難去改變的。而且,就算改變了也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得不償失。但是,我們通過創造新的環境,或者成本就不會有那麼高。學習時候,外界有太多嘈雜聲音,車輛通過,工地施工等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我們我們通過買耳塞等手段減弱甚至防止噪音的影響。外面天氣陰沉沉,颳風下雨時,我們可以嘗試看一些喜劇或笑話等來調節自己的心情。外部環境,殺傷力究竟有多大?

外部環境,雖然對我們影響很大,但我們可以通過新的環境作用於自己,使她對我們產生有益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