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10月8日國務院會議明確棚改政策分化,庫存高去貨幣化安置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將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和國有工礦區,林區,墾區棚戶區作為改造重點。調整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商品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儘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保持中央財政補助水平不降低,有序加大地方政府棚改專項債券發行;對新開工項目研究出臺金融支持政策,嚴禁借棚改之名盲目舉債和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簡單的分析一下政策:

首先:政策沒有全面變化,棚改政策一直在持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9月17日表示,2018年1月至8月,全國棚戶區改造已開工465萬套,完成投資11900多億元,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580萬套的80%。

目前看,整體市場對棚改政策非常敏感,因為這是支撐最近幾年樓市最關鍵的因素,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嚴重依賴棚改的貨幣化安置。

突發,10月8日國務院會議明確棚改政策分化,庫存高去貨幣化安置

其次:貨幣化安置政策會有所收緊,但是不可能一刀切

在事實上,貨幣化安置造成了大量的購房需求,而部分城市的庫存不足下,這些需求放大了購房緊張情緒。

必須明確的是,棚改的數量將減少,這已經是2018年的政策要求,另外貨幣化安置的逐漸收緊也已經是趨勢。但一刀切的可能性不存在。

從住建部的數據看,1-8月棚改完成市場80%,下一步對棚改的政策有可能加強監管。特別是棚改的成本控制嚴格。

突發,10月8日國務院會議明確棚改政策分化,庫存高去貨幣化安置

第三:棚改量有望在部分區域增加,支撐市場

棚改在過去2年,大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活躍提升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2008-2013年,全國棚戶區改造開工量每年在200-300萬套左右。2014年為470萬套。2015年為601萬套。2016年為606萬套。2017年為609萬套。

特別是棚戶區改造的貨幣化安置:2013-2016年,全國棚改貨幣化安置率分別為7.9%、9.0%、29.9%、48.5%。

突發,10月8日國務院會議明確棚改政策分化,庫存高去貨幣化安置

市場突然增加了幾百萬戶手持現金的購房者,而大部分城市又因為信貸寬鬆購房者積極購房。各種政策疊加,使得在過去3年,房地產市場持續上漲,從一線城市蔓延到二線,從二線蔓延到現在的大部分三四線城市。

從房地產企業看,過去3年,立足三四線城市的企業銷售額井噴,最高的已經年突破5000億,三四線也出現了普遍性的房地產快週轉,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在未來醞釀巨大的風險。

第四:房地產市場庫存不足城市加快供應

從全國庫存看,房地產市場已經基本告別庫存積壓時代,當下樓市庫存當前房地產去庫存任務初步完成,一、二、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庫存去化已十分充分,很多城市去化週期均在12個月以下。

第五:棚改政策,已經根據市場情況在有所變化。

保持中央財政補助水平不降低,有序加大地方政府棚改專項債券發行;對新開工項目研究出臺金融支持政策,嚴禁借棚改之名盲目舉債和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整體看,預計棚改政策將明顯分化,庫存多的城市依然將加速棚改,樓市需求也有一定支撐。但對於前期庫存已經明顯減少的城市,棚改政策對市場刺激作用將繼續減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