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氏源流考略

贵州安氏源流考略

【摘要】追述贵州安氏的起源,发展以及变迁;讲述安氏的代数演变,传承变化;考究 贵州安氏的搬迁,追寻调北征南之后的驻军屯田事宜,为贵州安氏寻根谒祖提供线索。

【关键词】姒姓、大禹、夏朝、帝舜、伯益、姒炳、帝启、淳维、姒安、平滇 入黔,调北征南,安天鹤,阿者雅营,安家堡百户所指挥,贵筑县、字辈世系 。

一、缘起

我是谁?又来自哪里? 这是中华民族每个人都在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 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因此,寻根谒祖是中华民族每个人的首要任务。 本篇主要叙述以及探讨清代西堡长官司安氏的来源,以便为贵州 安氏提供寻根觅祖,正本清源之用。

二、安氏受姓考

那么,安氏根来自哪里呢? 通过多方关系,我们找到了流落于日本松田龙元的私人藏书馆的《安氏宗单》。 该书共有六卷:卷首是修谱序言以及字行谱诗;卷一是前世系,也就是得姓安之前的世系;卷二和卷四是安氏入黔之前世系;卷五是入黔之后的世系。

书归正传,通过阅读《安氏宗单》卷首序言,方知安氏来源于夏朝国姓——姒姓。 夏朝的开国皇帝叫姒文命,其生于岁在壬午(公元前 2139)。原来是崇伯鲧的儿子。黄河一代洪水泛滥,鲧用堵的办法治理洪灾,结果不但没减轻洪灾,还使黄河一代的老百姓遭受了很大的洪灾。 五世五帝舜严惩了治水不得力的鲧,任命姒文命继续治理洪灾,将功折罪。 姒文命一反父亲的治理方法,采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黄河,结果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帝舜就把天下共主的帝位禅让给姒文命。姒文命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大禹。

姒文命年老的时候,也按照前面几位君主的办法,推举贤明的伯益作为其继承人。

姒文命传有五子:长子姒烺,字宰;次子姒炯,字罕;三子姒炳;四子姒灿,字均国;五子姒炽,字五观。

岁在癸未(公元前 2038)伯益按照君主禅让制度坐上了天下共主的宝座。未几日,姒文命的第三个儿子姒炳杀害了伯益,引起了天下诸侯的强烈反对。

为了镇压天下诸侯的不满,姒炳在甘邑这个地方,发布战前动员令,召征诸侯之师讨伐反对最强烈的有扈氏方国。 炎帝一世姜山的 后代姜蝇(后羿),凭着神射之技,参加了讨伐有扈氏方国的行动,结果一战拿下有扈氏方国,其他诸侯一下子归顺过来。

姒炳就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夏朝的第 1 代君主。 姒炳在位 18 年之后驾崩,谥曰武,庙曰启。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夏武王。帝启。也就是安氏尊称的启支系。

从夏武王往下传 14代,就到了夏朝最后一代君主姒达公,也就是历史上的夏桀,因夏桀昏庸无道,被商汤于鸣条一战灭夏,夏朝失去天下共主帝位。 商朝帝汤立国之后,为了安定人心,封姒达公之子淳维到毛荒之地当诸侯。淳维被封于隗邑(今贵州贵定一带)。古时候隗同鬼通用,因此隗方又称为鬼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鬼方部族。

淳维传有 4 个儿子: 1、长子维赫,传承隗方部族君长。 2、次子维额,其曾孙幼朵分支为熏粥之祖; 3、三子维汝,其曾孙雪帖分支为匈奴之祖; 4、四子姒安(字元),因贵定是毛洪之地,迁回中原夏邑颖阳竹园山(今河南省商丘市)因不能姓姒,只能以名为姓,以字为名,《安元》就是安姓始祖,华夏族。可见,姒安成为安氏的受姓始祖。

三、得姓之后世系考

从上可知,姒安是大禹姒文命的 15 代孙。其生于岁在乙酉(公 元前 1596)。 自姒安开始,往下传 4 代,就到了姒安的曾孙安括。安括传子二: 长子安坤、次子安乾。

从安乾开始,往下传 7 代就到了安载。安载传子四:长子全、次 子会、三子念、四子今。从安今开始往下传 7 代,就到了安孙。安孙传有三子:长子罔、次子同、三子用。 从安用开始往下传 15 代就到了安福。安福传子 4:长子湘、次子海、三子淮、四子源。 从安源往下传 8 代,就到了循。这时安循已经是安氏 41 代了。 安循生于周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 325),因此从姒安至安循传承 41 代,历史跨越 1272 年。以上是卷二的内容。下面来介绍卷三。 《安氏宗单》的卷三是以安循为一世祖。次子安清(与西域传教安清不是同一人),任大夫。安清的曾孙安子璋任秦国左相。从安子璋往下传 8 代就到了安龙和安蛟。历史已经进入了东汉时期。

传资料一【安氏族谱】:从安龙往下传 22 代到安如,安如传子二:长子安规,次子安觇,往下3代到安豹,安豹传子安修(字经常),传子安游(字承志)一直为布衣,没有入仕宦。

次子安觇,往下3代安貂,安貂之子安传(字金藏),金藏传子安湖(字承恩)任虞放刺史分支仰高。

安修(字经常)传子二长子安游,次子安测,安游往下传4代,到安永,从一世主安元到安永83世,下传5代到安平第88世(934年迁永安即是今陕西晋宁)下传2代到安祜,《安祜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编写【安氏族谱】》。安祜下传4代至安崇诚,此乃陕西入黔支系。

安修(字经常)传子二长子安游,次子安测,安测往下传4代,到安索,从一世主安元到安索83世,(801-848迁江西吉州泰和县花椒园)此乃江西入黔支系。

陕西入黔,01世安元-83世安永-90世安祜-94世安崇诚入黔。

江西入黔,01世安元-83世安索-102安天鹤入黔。

传资料二【安氏宗单】:从安龙往下传 26 代,就到了安豹,安豹传子二,长子安修(字金常),次子安柱(字金藏),时任右卫将军、代国公。 金藏长子安承恩任虞放刺史。 安修传子安承志。 从安承志往下传 22 代就到了安天鹤系102代,安天鹤下传14代到安洪昌系115代。(安氏宗单作者安洪昌续谱于乾隆22年1757年)

四、 入黔安氏以及祖籍考

天鹤公生于元至正八年戊子(1348),洪武十四年辛酉九月初一 (1382.09.18)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平滇,天鹤公随军入黔。一年之后平定元朝残余势力在云南的统治。这次政治运动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祖平滇。世称调北征南。 太祖平滇取得胜利之后,明朝开始经营西南边陲。命随军将士就地驻军屯田。 在此形势之下,就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屯百户所和堡百户所。

天鹤公洪武十五年壬戌奉命于贵州都指挥使司阿者雅营驻军屯 田,就形成了安家堡百户所。 “蒙贵州都指挥使司提携及兵部恩准,世袭安家堡百户所正百户 指挥职事。石氏,传子三:长子廷宾、次子廷贵、三子廷秀。永乐五 年丁亥十一月甲寅(初四)(1407.12.03)终故。”

安家堡历代正百户指挥名录如下:

安天鹤洪武十五年壬戌二月庚午(二十)(1382.03.05)任。

安廷宾 永乐六年戊子正月丁卯(十八)(1408.02.14)任。

安福国 宣德五年庚戌正月辛酉(二十)(1430.02.12)任。

安昭琼 景泰元年庚午闰正月丁巳(十二)(1450.02.23)任。

安永龄 成化十六年庚子正月丁酉(十六)(1480.02.26)任。

安祖新 弘治十七年甲子五月乙亥(十三)(1504.01.29)任。

安祖翎 嘉靖五年丙戌正月戊戌(十五)(1526.02.25)任。

安志赞 嘉靖十四年乙未正月辛巳(二十)(1535.02.21)任。

安万和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正月戊申(二十三)(1562.02.26)任。

安大惠 万历十四年丙戌五月乙巳(初十)(1586)任。

安成灿 万历四十年壬子正月乙卯(二十)(1612.02.21)任。

安维祚 崇祯八年乙亥正月癸亥(十二)(1635.02.28)任。

安芝鹏 康熙二十四年乙巳正月己亥(十二)(1665.02.26)任安家堡百户所正百户指挥职事。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七月丙午(三十)(1687.09.06)废黜卫所屯堡袭爵遂止。

安氏祖籍哪里呢? 翻开《安氏宗单》卷四,字里行间记载得非常清楚:“一世祖天 鹤公涵公之子。祖籍江西行中书省吉安府泰和县„„”。

五、安家堡百户所正百户指挥考

明朝经营西南边陲初期,以军事机构管理和开发西南夷。其军事机构一般为: 都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千户所-百户所-总旗所-小其所。其军事首脑为: 都指挥使-卫指挥使-正千户指挥-正百户指挥-总旗户指挥

六、入黔之后的搬迁

1、阿者雅营 元末明初,所有村寨按照编号,统称为营,所以就出现了阿者雅营。 从《安氏宗单》卷四,不难找到这样的记载:“翌年壬戌二月庚午(二十)(1382.03.05),奉命阿者雅营就地驻军屯田,故名安家堡百户所。蒙贵州都指挥使司提携及兵部恩准,世袭安家堡百户所正百户指挥职事。”安家堡 可知,入黔始祖是安天鹤,落业居住阿者雅营,形成安家堡百户所。

2、大方百布河,贵筑县骆驼山 ,从《安氏宗单》卷五里也找到了以下记述:成朔公,(号世林)大涌公长子,(生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六月辛亥1605年)。维进公 成朔公三子,于顺治十六年己亥十月己亥迁大定府百步河(1659年)。“维政公 成襄公三子。生于顺治二年乙酉七月戊午(初九)(1645.08.29)。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十月丁酉(十六)(1687.11.20)迁贵阳府贵筑县骆驼山。郭氏,传子二:长子芝魁、次子芝科。”

3、西堡长官司上那宰 翻开《安氏宗单》在往下看,不难找到了这样的记录:“芝魁公 维政公长子。生于康熙二十七年戊辰五月辛卯(二十)(1688.06.17)。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十月戊寅(十六)(1715.11.11)迁安顺府西堡长官司上那宰。周氏,传子二:长子正朝、次子正纲。”

七、安氏的字辈

翻阅《安氏宗单》第四卷也有安氏《排行》记载:《白贤祚禄桂,秀金良正清。贞学福万泰,念平吉庚天》这是宋元时期。到了明清时期字辈,诗曰:《天廷福昭永 祖志万大成 维芝正洪士 腾文定玉金 》又诗曰: 《德明常富有家邦应朝登》 毋庸置疑,这是安氏的字辈排行

八、安氏宗单作者考

1、序言 “大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七月乙卯(二十四)(1700.09.07)十 四代孙安洪昌序曰„„”

2、世次详列也有记载 “„„洪昌公正恪公长子。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七月乙卯 (二十四)(1700.09.07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十月戊寅(十九) (1757.11.30)续修族谱。艾氏,传子士亮。„„” 可见《安氏宗单》是乾隆年间 14 代孙安洪昌编修的。

九、结语

综上所述:贵州安氏天鹤公支系,发脉于夏朝姒姓,来源于江西 行中书省吉安府泰和县,明朝初期,因太祖平滇而随军入黔。平定云 南之后奉命留守兹土,落业贵州都指挥使司阿者雅营,驻军屯田之后 其地名演变为安家堡。 后来,因社会变革,发生动荡,部分家族外迁,而形成安氏家族四处散居。加上文化以及交通条件的多方因素限制,家族长久没有联 系,或联系甚少,六百多年来,导致家族世系断代,长幼不分,字辈 混乱。 余感于斯,搜罗贵州部分安氏信息,特别是《安氏宗单》提供的 资料线索,为考查、研究贵州安氏天鹤公房支的家谱文化,提供了有 力的佐证。安氏很多不解之谜,至此浮出水面,得到比较全面的认识。 我辈等自幼学识浅陋,冥顽不化,涂写上述文字,恐有遗缺之处,恳请有 识之士斧正。

江西入黔安氏修谱委员会

2018年8月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