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南门口的百年江湖

南门口是长沙人的南门口,尽管在外地人看来,它是那么普通,但就像从农村出来的人,回忆家乡那条小河一样,那是独一无二的一条河。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南门口从城外集市发展到城市的“新市场”,再到如今市中心的夜宵胜地,它浓缩了这个城市一百多年的兴衰沉浮。不管是否生活在南门口,长沙人,对南门口都有独特的记忆。

南门外的“草根”创业地


明清时期,长沙城“老九门”形成,“南门口”因为在南门黄道门之外得名,那时城外还有护城河,河上有金鸡桥。

到了清末,南门口已经是人流汹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地方。当时在长沙做地理教员的王达就在《善化地理教程》中写道,善化县治人口十万,贸易极发达,尤以南门外和小西门最兴盛。但与今天人们的印象相反,那时南门口城内商业并不发达。

长沙南门口的百年江湖

长沙老地图中的老九门


行商坐贾看中了这里。1837年,长沙东乡佃农雷文榜到城内投靠亲戚学做瓦货店生意,他身上没有本钱,租不起市内任何门面,只好在南门口外用瓦缸围起围墙,搭个棚子,夜里就睡在瓦缸中。这就是老长沙赫赫有名的“雷同茂”瓦货店的创始。

1864年,一个叫魏鹤林的商人在南门口外码头创办了“魏茂隆”酱园,这家当时并不出名的小作坊几易其主,到1887年由张子林经营,改为“德茂隆”。

进入民国时期,张家族人张炳生在军阀贺耀组部下任军需处长,他资助了“德茂隆”,使这家作坊迅速扩大,先后开设48个支店。1921年张子林病死,德茂隆被旗下一个支店经理谢菊生接手,主营酱园,兼营酒、香干、麻油、豆豉等6个作坊。

“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长沙古城是一个很小的城。南门口,伴随着这些草根的创业,开启了它自己的时代。

长沙南门口的百年江湖

德茂隆酱园


除了“雷同茂”瓦货店和“魏茂隆”酱园,晚清民国时期,“黄春和米粉店”、“周记结麻花”、“德园包子铺”等诸多老字号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20世纪的都市文明来到了南门口


进入民国,古老的城墙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拆除城墙,一次次提上日程。1923-1924年,长沙在一年时间内,拆除了几乎全部城墙。这对古城是一个损失,对南门口,却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城墙拆除后,南门口内外连成一片。1925年形成"南门口新市场",狭窄的马路两旁,以古董珠宝店为多。虽然比不上司门口、红牌楼一带的“李文玉”金号等长沙珠宝业大鳄,南门口却也是长沙珠宝业一方“重镇”了。

1925年10月7日的长沙《大公报》上,曾这样描述南门口:

南门口新市场,行旅便利,黄黑包车,往来如织,还有铁路铁车,可以运土,具备新世纪之交通……市场以古董珠宝店为多,逼列马路两旁,十七世纪之衣裳,十五六世纪之铁钉琉璃瓶等,罗列纵横,灿然皆备;油炸豆腐铺,烟雾冲天,香闻数里,为兜揽顾客之大王……


长沙南门口的百年江湖

1925年12月31日长沙《大公报》第一版“李文玉金号”广告

说书场里,常围聚数百人,“欲求一插针地亦良不易得”;天津野梨成堆拍卖,闻说“其味殊美”;早晨更为热闹,南门口菜市场就在此时形成,“菜佣咸多来此赶市”,“插右”、“搬梢”之声,昼夜不绝;初开的市场,还没有行政官署,“酷似无政府国家”,“土产阿三”在这里以旧式铜币做交易。

而市中往来人物,虽然“衣服仅足蔽体”,却喜欢高谈“平民主义”,还说不到一百年,将实现“共产主义”。南门口赶上了一个新潮涌动的时代。

“雷同茂”的第五代传人雷韵伯,这时已成为长沙瓦货店的翘楚。正如任大猛在《南门口“草根美食”溯源:雷茂同和口味虾》一文中所述,不管是高级酒楼玉楼东、潇湘,还说中低档的德园、李子泉饭铺、石三胜饭铺等,都到雷同茂订购蒸菜所用的大扣钵和装饭的小蒸钵。

拆除城门,有了大片空地,雷韵伯以3600大洋,购得南门口西北角大片地皮,在1933年翻新建起高大的新门面。那是三层的高大楼房,屋顶全部盖上青筒釉瓦,成为南门口的标志性建筑。围观的人指着“雷同茂”屋顶说,这么宽敞的屋顶简直可以“跑得马”。

长沙南门口的百年江湖

南门口菜市场


到1937年,随着街道的拓宽和管理的加强,南门口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了改变。当时的《力报》就这样写道:

如今的南门口,变成了左右两条宽广的马路,纵行人如何多,也不感觉到一点拥挤。并且,上下又做了两个指挥台,站着几位警察先生,不断的指挥来往行人与车马,这象征了20世纪都市文明的进步。


20世纪的都市文明,也来到了南门口。只是,不文明与无序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随着南门口、浏城桥、小吴门等处都开了菜市场,一些菜贩就开始结成帮派,互相抢生意,以至于发生械斗。小吴门与浏城桥菜贩结成一派,共同对付南门口菜贩。

每当菜农用船运菜来省城时,小吴门菜贩就派人到离城五六里的地方,拦下船只,将整个船上的菜全部要下,押到他们指定的码头。“由是械斗迭起,已非一次。”

60年代南门口的时代巨变


“长沙有个南门口,一讲大家都清楚……前面汽车压死哒狗,后背又喊抓扒手……”

“我两杂眼睛只顾的看,冇留神后脑壳就挨噶一棒。回头一看是警兵,他说我港话不小心。我港我是乡里的客,城里的规矩不晓得。噶句话就冇港的好,罗霍就踢的我满街跑……”

1963年李子科创作的快板《新旧南门口》和细时候人们常念叨的段子,让人记住闹哄哄、新旧社会对比鲜明的南门口。时代的巨变,不仅仅表现在南门口的马路上,还表现在每个店铺的柜台、每个人的脸上。

长沙南门口的百年江湖

20世纪50、60年代的南门口

曾经辉煌一时的各类私营店铺,大多因公私合营而消逝,代之而起的,是各类国营或集体商店,偶尔也有一些老字号“幸存”。郑寿山在《南门口风情录》一文中回忆道:

南门口百货商店是长沙四大国营百货商店之一,商品齐全;“国风”南货食品店,经营南方特有的土产食品;“南北特产食品店”,则以经营省内外特产为主,它最大的好处是,你能在这里买到一般市场上见不到的南京板鸭和盐水鸭、安庆糟鱼、金华火腿、上海松子糖和酱油瓜子等,当然,这些也不常有,缺货,是哪个年代商店普遍的状态。


国营大庆饭店的酱汁肘子、梅菜扣肉和五香粉蒸肉做的很好,不少市民逢年过节去买回成品菜肴摆上自家的餐桌。德茂隆酱园继续存在,自1945年开始,它就以香干子为主打,兼营酱料、什锦菜 、豆辣丁、腐乳等。它花色繁多的酱菜豆制品,倍受一代又一代长沙人的喜爱。

“雷同茂瓦缸店”,这时有了大小规格的蒸钵砂炉锅和水缸。那时人们买不起各种钢制品的炊具,价格适中的陶制品,是家庭主妇的首选。自来水也没有通到每家每户,那时的长沙,就像农村一样,很多家庭备有水缸。只不过,农民是从水塘、小河或水井里挑水,而城里人从定点的自来水站挑水。

学院街的“文化电影院”和新兴路的“劳动剧院”是那时南门口最主要的文化消费场所。在那个文化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所能看到的电影,只能是清一色的革命战争主旋律题材,后来甚至变成了反复轮放的“样板戏”,以至于几乎人人能记住其中的桥段,能背下它们的台词。但这一切不影响人们对它的热情。匮乏的年代,热情却更容易产生。

南门口东侧,这时成了厂区。留学英国的机械专家戴桂蕊,民国时期于此创办正圆活塞环制造厂,到了1960年代,它变成了长沙市属企业正圆动力配件厂,它生产的汽车活塞产品品种、规格均居全国首位,成为中国最大活塞环、活塞配件厂。滚铁环,是那时儿童们喜爱的游戏,住在南门口的孩子,铁环也基本来自正圆厂。这个厂后来迁至郊区树木岭,改名“长沙内燃机配件厂”。

长沙南门口的百年江湖

1963年时的长沙南门口 图/陈先枢


那个时代,街上汽车稀少,警察还穿着白色制服。自行车是人们家里的三大件之一,凤凰、永久、飞鸽则是自行车三大品牌,如同今天的靓车一样,是那时年轻人的追求。人们戏谑满哥自行车后座上载着妹子,编成段子:“南门口,真有味,一部单车共两位,公鸡搭母鸡,母鸡笑嘻嘻......”

南门口的夜宵和“江湖”


1980年代,南门口又领先长沙市,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街边出现一些个体鱼肉蔬菜摊点,许多年见不到的桂鱼、鳊鱼、鲜肉、冬笋,摆在那里非常抢眼,这些是国营店所没有的食品。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南门口久违的小菜贩,再次出现在路边。两三百个摊位,只相当于如今一个中等菜市场,却足以证明,人们久以压抑的需求,在旺盛的爆发。

一群邵阳商人,在紧挨南门口的晏家塘,建起了日用百货小商品市场,还带动了相邻的大、小古道巷箱包市场的形成。

80年代后期,一个叫龚二毛的女人创办了长沙最早一家成规模的夜宵店,以其风味独具的口味虾、口味蟹吸引八方食客。后来,人们反而把她的本名遗忘,而只记住了她的店名——四娭毑。

长沙南门口的百年江湖

1999年,四娭毑从南门口做完夜市,运着大煤炉,踩着三轮车,收摊回青山祠的家中,结果天雨路滑,在下坡时,左腿摔断。半年后,腿没有好,她就拄着双拐上灶下厨房。当时就有食客和街坊,发自内心地欢呼:“‘四娭毑’又回来了。”

四娭毑之后,五娭毑臭豆腐、邹记老凉面、雨厂坪烧烤牛肉串等如今名声在外的南门口夜宵店,一个个崛起,南门口的夜宵“江湖”由此确立。

南门口是真的有它的“江湖”时代的。“马桶”在《长沙黑道,一个堕落的江湖》一文中叙述道: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沙有一批叱咤风云的黑道头目,在民间有很多个关于他们的版本——“长沙十大黑帮头目”“长沙四大‘草’”等等。这些人有个共同的外号,叫“名声哥哥”。那时候,这些社会流子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偷扒抢劫,道上把偷钱叫作“当钳工”“开天窗”。还有一些人在街头摆摊搞诈骗,比如“红蓝铅笔”“花姑娘”(三张扑克牌的游戏)之类的赌钱的骗局。


长沙有三个流子集中的地方,南边有两个,分别是浏城桥和南门口,北边只有北正街,都是以茶馆为据点。80年代的南门口,是长沙古惑仔们经常火并的地方,可谓“腥风血雨”,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打杀杀。

长沙南门口的百年江湖

影视剧中的古惑仔

进入90年代,他们似乎余威仍在,此后,就由于国家的严打和社会的分化,日渐凋零。如今,他们只能过着“老炮儿”的生活,或者,连这个生活也过不得。

“三年出一个秀才,十年不一定出一个江湖”,有外地客评议道,“南门口就是一个‘江湖’,在这里能找到湖南最市俗、最市井、最市侩、最街坊、原汁原味的感觉。”

一百多年了,南门口早已改变了模样,却似乎什么都没变。只要还有人在,它就是长沙的江湖。毕竟,人就是江湖。

*参考资料:1.郑寿山《南门口风情录》(潇湘晨报,2017年6月18日);2.任大猛《南门口“草根美食”溯源:雷茂同和口味虾》(长沙晚报,2016年6月19日);3.任大猛《南门口:好一个长沙夜宵江湖》(“大猛策湖南”,2018年1月19日);4.马桶《长沙黑道,一个堕落的江湖》(“故事长沙”,2015年2月6日)。

END

  •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原创,作者 | 牧野,编辑 | 城小忆。图片为编者所加,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源于网络。转载授权请联系城小忆(微信号:chengshijiyiw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