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人在社会或生活中怎么面对比较好?

性格内向的人在社会或生活中怎么面对比较好?

曾经有一位凭借精确的对于个人内向性格的认知而打动我的面试者,并最后成功地被录取。

我:“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她:“专业性强的人,能把事情做好,但是从事的是幕后工作,因为自己是个内向的人。”

加一分。清楚自己的性格适合做哪个角色。

我接着问:“你对内向性格怎么看?”

她说:“内向的正向作用:认真、细心、追求完美,独处时可以吸取能量,更能出结果,做重复的事情不感觉枯燥。负面作用,与不同人打交道会感到有压力。

听完这个回答,内向的我内心颤动了一下。共鸣了。

性格内向的人在社会或生活中怎么面对比较好?

跟她交谈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她就是内向的性格。人们总是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到底是内向性格更好,还是外向性格更好,还是中型性格?这三种性格各有好坏。真正决定命运的不是你具有哪种性格,而是你的性格有没有和你的工作充分匹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自己的性格有充分认知。

这位面试者就做到了,而且认知非常精准。说她认知精准,不在于她认识到自己是内向的。内向的人还不觉得自己内向,那就白活了。她的认知精准在于她能够辩证性的看待性格,并且接受了自己的性格,并最终让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内向性格相匹配。

我面试过的人大多数都是内向性格,但用性格打动我的只有这一个。原因在于,当我问别人“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人”的时候,他们的答案十有八九都是“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会比较高冷,但是混熟了以后就很健谈”。这么回答,重点不在于告诉别人你内向,而是在于“混熟了就很健谈”。

废话,谁混熟了不健谈?这种回答无非是在回避自己的内向,同时也隐隐透露出自己对外向性格的向往。相比于这种答案,说出“

独处时可以吸取能量,更能出结果,做重复的事情不感觉枯燥,但是与不同人打交道会感到有压力”这种话的人简直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性格内向的人在社会或生活中怎么面对比较好?

对自己性格的认知就相对自己性取向的认知一样,需要有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对内向者来说往往会在纠结中度过。因为,自己很清楚自己内向,但是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好像外向的人更吃香,父母从小教导我们要“大方”,于是内向者在很长一段时间会欺骗自己,我是一个外向的人,或者我可以努力让自己外向起来。这就好比一个同性恋者出于社会压力,说服自己可以喜欢异性一样的矛盾。

我在阅读课上跟学生讲过一个技巧“矛盾往往不可调和”。渴望外向的内向者,这就是矛盾体。既然无法调和,那就无需调和。内向就内向呗,只要你认识到,内向的性格“独处时可以吸取能量,更能出结果,做重复的事情不感觉枯燥,但是与不同人打交道会感到有压力”,这就是成功的性格认知。

性格内向的人在社会或生活中怎么面对比较好?

上面的内向性格认知过程,我也经历过,我也纠结过甚至也欺骗过自己是一个外向的人,其实无非只是因为跟别人混熟了。

在这里推荐一本书,它是我的性格认知启蒙——《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