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人像最好的鏡頭焦段是什麼?

在瞭解需要用什麼樣的鏡頭拍攝人像之前,我先對各個焦段的鏡頭類型做一個簡單的描述。

拍人像最好的镜头焦段是什么?

Photo by Nikolai Chernichenko on Unsplash

魚眼鏡頭

魚眼鏡頭的焦距一般在 4.5mm 到 14mm 左右,視角為 180°,我們可以通過魚眼鏡頭拍攝到面前大部分的場景。但是魚眼鏡頭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會產生嚴重的畸變,因為它們總是儘可能的將更多的場景塞進傳感器中,除非是為了刻意利用這種畸變,否則使用魚眼鏡頭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特點。

魚眼鏡頭一般用於天空或者廣闊全景的拍攝。

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類似於魚眼鏡頭,但是寬度不同,鏡頭的焦距一般在 14mm 到 35mm 之間,它們的視角通常從 64° 到 84° 之前。和魚眼鏡頭類似,廣角鏡頭也會產生一定的桶形畸變,但是對於大部分鏡頭來說,這種畸變都是可控的,並且可以很輕鬆的在後期中調整回來的,因此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廣角鏡頭一般用於室內場景或建築攝影或風景攝影或者街頭攝影的拍攝。

拍人像最好的镜头焦段是什么?

Photo by Michele Tardivo on Unsplash

標準鏡頭

我們通常將 50mm 的鏡頭成為標準鏡頭,因為它是最接近人眼視角的焦段,它的視角約為 58°,因為它的焦段介乎於廣角和長焦之間,所以用途也最為廣泛,不但可以用於拍攝風景、街頭,也同樣可以用於拍攝人像攝影。

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可以從遠處來拍攝主體,一般來說,我們會將 70mm - 300mm 左右的鏡頭(視角約為 34 ° - 8°)定義為長焦鏡頭,而將超過 300mm 的鏡頭(視角小於 8°)定義為超遠攝鏡頭。

焦段越長,就越容易創建虛化的背景,因此,中長焦(85mm -135mm 左右)的鏡頭一般適合用於拍攝肖像攝影。

下圖可以看出各個角度的視角,通過這個視角的模型,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各個焦段可以涵蓋的背景的範圍。

拍人像最好的镜头焦段是什么?

在選擇拍攝人像的鏡頭的時候,焦距非常重要,它決定了我們可以拍攝到的視角以及距離主體的距離。比方說我們在狹窄的房間內拍攝,就不能用到長焦鏡頭,因為空間根本施展不開;而在婚禮或者演唱會這樣空間雖然大但是並不容易靠近主體的環境拍攝的時候,顯然不能用廣角鏡頭來拍攝。

因此,拍攝人像不單單要根據拍攝的風格,更應該根據現場環境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鏡頭。

在選擇鏡頭焦段的時候,我們還需要考慮相機的傳感器的影響。對於不同尺寸的傳感器,我們還需要考慮到鏡頭轉換系數。全畫幅無需考慮轉換系數,鏡頭標註多少mm 的焦段就是多少,但像是 APS-C 傳感器的套頭 18-55mm,它的廣角端並不是 18mm,而是要乘以 1.5 或者 1.6 的轉換系數,約為 28mm。同樣的,M43 畫幅的相機的套頭 14-42mm 的鏡頭,焦段也需要乘以 2 的轉換系數,因此廣角端也是 28mm 左右。

拍人像最好的镜头焦段是什么?

Photo by Jen We on Unsplash

使用 35mm 的鏡頭,可以代入更多的環境,適合表現環境人像,而廣角也可以距離主體很近拍攝,適合在狹小的場景中拍攝。

相對應的,50mm 的鏡頭最為常用,也是很多人像攝影師必備的鏡頭焦段,因為它的視角最接近人眼的視角,所以它也是大部分攝影師看世界的方式,而且,50mm 的鏡頭的鏡頭失真相對來說較小(沒有鏡頭沒有失真)。也正是因為焦段的上下不靠,所以即能夠包容進一定的背景以拍攝環境人像同時也能夠利用大光圈製造淺景深拍攝肖像。

而中長焦鏡頭(85mm -135mm)則適合拍攝肖像,因為長焦會製造淺景深,容易分離主體和背景,讓主體更加突出。

拍人像最好的镜头焦段是什么?

Photo by Ed Derrico on Unsplash

其實最好的人像攝影並不是一支,而是要有一個佈局,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拍攝題材和拍攝類型來選擇最適合當前拍攝環境的焦距。

拍人像最好的镜头焦段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