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獨家:剛剛,碧桂園發出「瘦身」動員令!

一勺言|独家:刚刚,碧桂园发出「瘦身」动员令!

一位極靠譜的朋友告訴我,今天上午,碧桂園集團傳出了「裁員瘦身」的動員令。

上週四,董小姐的報道口徑還是「凍編」,難道僅僅幾天過去,口徑就升級了?詳見:董小姐 | 獨家:萬科、碧桂園、華夏幸福、富力正在「凍編」的路上

諮詢了幾個正供職碧桂園的高層朋友,消息不假,而且是剛剛新鮮出爐。

今天下午,碧桂園不少區域公司正在開會,展開裁員等工作的討論。

也就是說,此刻,在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公司正在討論如何「優化」你。

一勺言獲悉,每個區域裁員數量不一,還未有統一的比例出臺,目前比較確定的是,除了「未來領袖」,碧桂園基本不再招其他員工。

除此之外,大致有三類人處在「裁員」的高危區間:

1,入職不滿一年的;

2,未過試用期的;

3,入職不滿一年、收入比較高的。

「裁員瘦身」只是碧桂園近期踩剎車、降低速度的第一個產物,高層消息人士說,控制開工面積、不以銷售額為考核指標、重視回款質量,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動作。

一勺言還打聽到,碧桂園的「成就共享」規則也可能隨後調整。

碧桂園過去四年的業績大爆炸,在很大程度上,與人心加槓桿高度相關,而這個人心槓桿由兩部分組成:成就共享(獎金分配)+同心共享(跟投制)。

如果這兩個東西,都伴隨著碧桂園最新的剎車動作而調整,那麼,這將充分折射出,碧桂園此次減速的決心與誠意。

但是,對於碧桂園為何突然減速,外界普遍把原因歸結於,過去90天裡碧桂園遭遇的安全生產事故,以及由此引發的滔天輿論。

這個理由存在,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

核心原因是,作為一個三四線之王,碧桂園是一個絕佳的觀察三四線城市的公司樣本。它的減速,一定是因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碧桂園提前看到了樓市急轉直下的風險。

這個道理很簡單。

截止今年6月底,碧桂園進入了中國1051個縣城與鎮區,這些市場絕大多數是我們用傳統手法觀測不到的。目前我們看到的很多房地產的市場數據庫,大部分是一二線城市的樣本,三四線城市數量比較少,因此,對於更廣大的冰山下面的三四線樓市,我們的觀測與數據監測嚴重不足。

但是,水溫冷暖,碧桂園卻提前感受到了。

從內部傳遞出來的消息顯示,碧桂園最近意識到,不能為了規模增長盲目供貨,而是要追求回款率與現金流,開工面積過大,一旦去化不好,將導致資金面的風險較大,未來,碧桂園的主流做法是,以銷定產,主動降速。

一勺言聽說了今天早上碧桂園的最新消息後,憑直覺覺得這是一個大事。

從數字也瘋狂 | 三個巨頭各自找了一個新寵物可以看出,碧桂園的財務基本面還是相當有抵抗力的。巨頭如此,說明比它的減速更有價值的是,減速傳遞的信號。

這個信號就是,市場上一定出現了明顯的下行跡象。

碧桂園「裁員」動員令,只是一勺言近來從市場觀察、數據判斷與一一訪談中,讀取到的市場下行跡象的其中一個。

還有額外五個跡象!

1,萬科在蘇南區域暫時凍結了投資,上海萬科收縮了下沉三四線的動員力度;

2,杭州的二手房市場出現了18個月以來的新現象:房屋掛牌量明顯增加,但是成交週期顯著拉長;

3,限價模式下,相當多的、一度被市場認為將「日光」的好地段、明星限價房項目,首次開盤,居然沒有售罄,甚至只有五六成的去化率;

4,杭州,南京,北京等多個城市,從一線到二三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出現了流拍,底價成交或低溢價率成交現象,土地市場在降溫;

5,地產三巨頭之一的恆大,也登上了變相「裁員」的榜單,以更嚴格的KPI考核罰款驅動人資變化。關於恆大細節,可以期待下董小姐的下篇文章,也歡迎你爆料。

這裡暫時寫五個,我們十分誠懇地邀請你,作為一個當下樓市的親歷者,在下面的留言中,在兩百字以內,講述你視野中的其中一個下行跡象。這是一篇我們可以共同完成的文字。

最後,多說幾句話。

一勺言認可,「裁員」是正常的商業安排,公司根據自身冷暖與市場冷熱進行調整,無可厚非。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裁員」也是折射公司對行業大勢與佈局戰略判斷出現偏差、甚至差錯的象徵。

當行業出現調整,當房價大幅波動,當公司遭遇投資與週期錯配,職業經理人往往是最先承受它第一批衝擊波的群體。

此時此刻,唯有希望所有的公司都能夠最大程度善待那些為你開疆拓土的員工,而不是視其為予取予奪、鳥盡弓藏的對象。

此時此刻,也希望所有的地產職業經理人都能夠審視自身的能力結構,正視行業週期,擺正心態,實現自身從快速增長模式到中速增長模式的風格切換。

都是特朗不靠譜的錯!祝福我們都能成為成功穿越行業週期的勇士。

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ice010913,請務必註明姓名,公司與職務。感謝支持一勺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